作者 | 曾嘉艺
编辑 | 朗明
美国又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
据报道,当地时间7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官网公布声明,宣称,“今天,美国国务院对中国科技公司的某些雇员实施签证限制”,其中点名华为。
根据美国《移民和国籍法》第212(a)(3)(C)款规定:如果美国国务卿有理由相信某些外国人的入境“会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潜在的严重不利影响”,那么美国就不允许某些外国人入境。
7月16日,华为回应美国将限制特定员工赴美签证,称华为独立于中国政府运作,是“私人的、员工所有”的公司。“限制我们不懈努力为美国和世界各地技术创新做出贡献的员工的签证,是不公正和武断的行动,我们对此感到失望。”
实际上,美国一直都在加大对华为和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打压力度。
今年5月份,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官方宣布,将严格限制华为使用美国的技术、软件设计和制造半导体芯片进而保护美国国家安全;6月份美国再将33家中国相关机构和个人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不过在该禁令正式实施前,华为有120天的“缓冲期”,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之前的规定,7 月 15 日美国方面将对新禁令做出具体解析。但是,没有等来解释,又迎来新一波制裁。
美国第二轮制裁的影响并没有完全反映在华为上半年财报当中。根据财报,2020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4540亿元,同比增长13.1%,净利润率9.2%。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为1596亿元,同比增长8.9%;企业业务收入为363亿元,同比增长14%;消费者业务收入为2558亿元人,同比增长15.8%。
另外,根据华为最新发布的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截至2019年底,其全球员工总数达19.4万人(2018年底时这个数字为18.8万人),其中研发员工约9.6万人,占比49%。
报告指出,华为员工来自157个国家和地区,仅在中国就有来自43个民族的员工。同时,华为一直在推动海外员工本地化进程,2019年其在海外聘用员工总数超过3.7万人,海外员工平均本地化率约67%。
华为在经过美国第一轮制裁后,对于美国后续的打压也早已有心理准备,此前华为在“心声社区”致员工的一封信中,称美国对华为的打压是长期和持续性的。
因此,从5月15日到7月14日两个月的缓冲期内,华为也在积极应对危机,产业链上的传闻密集袭来,比如,华为向台积电紧急追加7亿美元大单;与联发科、紫光展锐等芯片供应商谈判,以期签署新的采购协议,据传联发科收到华为订单比往年高出300%;与三星谈判,看能否为华为生产5G芯片......除此之外,华为芯片部门海思正在推动建设28纳米去美化芯片生产线,以及自建EDA软件研发团队。
华为官方微博有一句话:“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对于华为来说,遭遇打压只是暂时的,这是必须越过的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