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脱落而形成,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其主要作用是凝血、收缩血管和修补破损的血管。
1.止血:血小板具有粘附、聚集作用,在血管受伤时,由于血管内壁不再平整,血小板可直接粘附在破损的血管壁上形成血栓,后者可堵住血管的破损,从而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帮助止血。
2.凝血:血小板还可释放促使血液凝固的物质,帮助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在血管破裂处形成凝血块帮助止血。此外,血小板可以释放抗纤溶因子,抑制纤溶系统的活性,进一步凝血。
3.收缩血管:血小板能释放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血管收缩物质,使受损伤的血管不同程度地紧闭,帮助收缩血管、减少出血量。
4.修补破损的血管:血小板还有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的作用,能一定程度上参与破损的血管内皮重建。
建议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