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元曲是什么?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汉赋并称。

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狭义的曲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曲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

元曲是什么?

扩展资料:

杂剧的戏剧形式是由故事情节、曲词、宾白、科介等几部分组成。科介是演出提示,规定表演动作和舞台效果,宾白就是说白,曲词是歌唱部分。

元杂剧剧本一般由四亮宽折组成,一套乐曲伴唱一折;所以“折”是音乐的单元,也是剧情的大段落。在四折之外,还可以有楔子。

楔子常常在剧本开头,相当于序幕,但也可以作为过场戏放在折与折之间。剧本的结尾一般有两句或四句对子,叫“题目正名”,来总结内容。题目正名最后一句常用作剧本名称,比如《元曲选》本《窦娥冤》。

散曲是可配乐演唱的歌曲形式。根据《青楼集》的记载,元散曲的歌唱有多种形式,像表演唱、舞蹈伴唱、乐器伴唱等。在宴会上,演员解语花“左手持荷花,右手举杯,歌骤雨打新荷曲”;连枝秀“有招饮者键键芦,酒酣则自起舞,唱《青天歌》,女童亦舞而和之,真仙音也”。

元散曲主要有小令和套数(又叫散套、套曲)两种形式。小令稿带原是民间的小调,文人的小令多半较典雅,民间的小令语言俚俗。小令以描写为主,比起唐宋诗词通俗生动,确具有一番独特风格与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