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洋务派有什么改革措施?

洋务派有什么改革措施?

19世纪的60—90年代,在古老的中国发生了一场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自救的运动,这给已经垂暮晚年的大清帝国注入了一缕生机,也给了老佛爷慈禧太后一点希望,她决定暂时支持洋务派的行动,于是这些地主阶级洋务分子便打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旗号开始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首先,我们看一下洋务运动的内容。第一,19世纪60——70年代,在这个阶段里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国防近代化的特殊要求,导致近代军事工业的率先创办。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大批军工企业,以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为标志,主要有: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局等,以及各省陆续建立的兰州机器局、广州机器局等,共二十一处军工厂。第二,19世纪70——90年代,在这个阶段他们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近代民用工业。对于军事工业而言,原材料和燃料就是它们的生命线。当时,无论是纺织、钢铁工业还是其他制造业,都建立起了机器工业企业。洋务企业尽管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机械化的程度还很低,各企业内部仍大量使用销皮颂手工劳动,但它们毕竟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在生产技术方面发生了空前的大变革,使中国破天荒出现了近代工业文明的曙光。第三,洋务派还创办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为了“自强、御侮”,洋务派在兴办军用工业的同时,开始筹建近代化的海军和海防,这是中国近代海防事业的巨大进步,结束了中国以亏郑往有海无防的时代。第四,洋务派在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上也做出了巨大努力,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学习,创办中国近代教育,如京师同文馆等。据统计,到1896年为止,各地洋务派开办的洋务学堂有34所。这些学堂大多是专门性的实用技术学堂,规模大小不等,程度高低不同。第五,洋务运动还促进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发展,总理衙门的设置是早期中国近代化迈出外交的第一步.在外国列强的要求下,1861年初,咸丰帝批准了奕欣等洋务派人士的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握弊,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第六,我们在从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上看,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为中体西用,它是贯穿于洋务运动始终的一个指导思想。然而应当指出,洋务派主张的“中体西用”,“实际是一革命性的态度”。[1]它最初是由冯桂芬于19世纪60年代初在《校_庐抗议》一书中提出的,冯桂芬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西国富强之术。”[2]之后,洋务派官僚和理论家们特别是后者又对这一思想加以解释,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按照当时洋务派的主流观念的认识,所谓的“中体西用”,简单说来就是要以中国的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文化、以“伦常名教”作为思想基础,以向西方学习技艺为主,而对于封建君主的专制制度是不动摇。这就决定一切的前提是必需为封建统治而服务的,他们不想也不可能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来源:数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