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词条

激光脱毛

激光脱毛

一、原理-选择性光热解作用激光脱毛的原理是选择性光热解作用,利用光能选择性地破坏毛囊,使毛发不再生长。选择性光热解作用的理论是Anderson和Parrish在1983年提出的,最初是为了治疗血管性病变。1990年,Zaias首先将选择性光热解作用的理论应用到脱毛领域,进而推动了激光脱毛技术的发展。毛发及毛囊结构中含有丰富的黑色素,其色泽远远深于周围皮肤。当穿透能力较强的激光进入皮肤后,光在皮肤内散射,散射的光作用到毛干和毛囊,并被毛干和毛囊中的黑色素选择性地吸收,这些黑色素吸收光能并转化为热能,使毛囊温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其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损害,毛囊变性、萎缩不再生长,从而达到永久性的脱毛效果。毛发的周围皮肤因黑色素少和激光系统的冷却作用,加上通过控制脉冲时间(脉宽)和激光能量大小(能量密度),吸收光能较少,温度升高幅度低而不被损伤,使热坏死区仅局限在毛囊。

二、激光脱毛的参数选择激光脱毛的参数选择以对含黑色素的表皮无损伤为标准,因此,选择合适的波长,配合脉冲时间(脉宽)和能量密度的调整,达到治疗目的。

1.波长选择为了保证达到最大限度的脱毛选择性,同时对表皮的损伤最小,选择激光波长至关重要。考虑到皮肤组织对光的吸收和散射特点,对波长的基本要求是光必须穿透足够深度达到组织内毛囊的膨大部和球部。用含1%血液的真皮进行试验,在400-630nm波长范围内,血液内容物决定了真皮吸收的光能量。在630-925nm波长范围内,真皮吸收很低,而水对光的吸收增加。血红蛋白强烈吸收的光谱范围在400-600nm之间,因此阻碍了这一波段光的穿透深度。当波长较长时,由于散射减少,增加了光的穿透力。波长在980nm前后,水对光的吸收达到一小高峰,光的穿透深度有所减少。因此,能满足穿透深度达到毛囊典型深度2-4mm的最佳波长在700-1000nm。另一影响波长选择的因素是表皮与毛囊的黑色素对比情况。表皮中含有黑色素,也能吸收光能,因此,激光脱毛要考虑光照射时毛囊温度升高和表皮温度升高的比例,而这取决于表皮和毛囊中黑色素浓度的不同。对毛发颜色比皮肤深得多的患者,选择波长690-1000nm之间的激光脱毛效果佳。反之,对于发色与皮肤色相近的患者(即:黑毛发、黑皮肤或浅色毛发、浅色皮肤)应选择较长波长的激光。

2.脉冲时间(脉宽)与脉冲间隔毛囊接受光能,温度升高,通过向周围组织的热扩散而冷却,温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即热弛豫时间,人类终毛囊的热弛豫时间在10ms至100ms不等。为避免周围组织损伤,原则上,选择的脉冲时间应尽可能不超过毛囊的热弛豫时间。毛囊直径越大,需要脉宽越长。因为表皮热弛豫时间短于毛囊的热弛豫时间,选用多脉冲时,可调整脉冲时间和脉冲间隔,使表皮在脉冲间隔时冷却,而毛囊被连续加热,提高选择性。近年来发展的接触冷却技术使得脉冲时间可延长至超过毛囊的热弛豫时间,从而对较粗的毛发进行更有效的治疗。

3.能量密度能量密度的选择与皮肤颜色(类型)、毛发颜色及毛囊的大小、深度有关。有实验表明,完全凝固破坏一直径50μm、深3mm的黑色发干的毛囊(温度60-70℃),用光斑直径5mm的激光束,需要的能量密度为20J/cm2。选择原则是:毛发的颜色越淡需要的能量密度越高;皮肤颜色与毛干颜色对比度大,可调高能量密度,反之,宜选用较低的能量密度。一般来讲,在不导致表皮损伤的情况下,能量密度越大,治疗效果越好。Klavuhn的研究表明:对淡肤色黑毛发的患者,用755-800nm波长治疗时的最低能量密度为25-30J/cm2,采用1064nm波长时为80-100J/cm2。

4.光斑大小光斑大小亦决定激光穿透组织深度。当光斑直径较小时,光子的散射使光迅速弥散,纵深方向的光通量很快衰减,大部分的光能消散在皮肤浅层而不能到达毛囊;当光斑直径较大时,光子的“源”具有一个近似平面的几何学特点,能穿透至较深的组织。Keijzer的试验表明:直径1mm的光斑,在皮肤2.6mm的深度,仅存有20%的有效光束;而直径5mm的光斑,达到同等作用的深度为3.5mm。所以,皮肤照射的区域过小会限制光的穿透深度。为达到穿透至毛囊的深度2-4mm,光斑的大小应在直径5mm以上。

三、毛发生长的周期因素要达到永久脱毛只有破坏毛囊(包括毛囊本身、毛乳头或其供养的血管)。而毛干的损伤只是暂时脱毛,因为随后的毛发生长周期的活跃,新的毛发又会出现。这也是激光脱毛优于传统脱毛如镊子拔毛或蜡脱毛的机理所在。激光脱毛的靶组织是毛囊,更确切地说是毛囊中的黑色素,黑色素的存在与含量的多少决定了此毛囊是否被破坏。毛发的生长呈周期性: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在生长期,毛囊体积最大、黑色素含量最多,对激光最敏感;在退行期和休止期,毛囊的体积及所含的黑色素逐渐变小、减少,对激光敏感度降低。因此,激光脱毛主要作用的是生长期的毛发,治疗间隔应考虑毛发的生长周期。身体各部位的毛发,其生长期和休止期的比例各不相同,见下表。面部毛发处于生长期的占60%以上,而腿部生长期的毛发占20%,所以相同的脱毛方法在腿部的效果较面部的差。因此期望一两次治疗达到完全脱毛是不现实的。下表还表明了各部位毛发休止期的长短,治疗时需考虑这一因素,针对不同部位,选择相应的治疗间隔。实际操作中,还应考虑个体年龄和激素水平的差异。

四、脱毛前医师应了解的情况

1.是否存在导致患者多毛的疾病因素,如内分泌激素代谢疾病、家族性多毛、药物性多毛、肿瘤导致多毛等,并建议患者进行相应的专科治疗。

2.单纯疱疹史,特别是口周部位(面部脱毛时)或阴部(比基尼区脱毛时)。

3.是否瘢痕体质,激光脱毛可能引起局部皮肤起水疱,对瘢痕体质患者更需小心,并事先讲明。

4.以往的脱毛治疗史,特别注意最近一次治疗的反应。另外,近期进行过脱毛治疗的应暂缓激光脱毛治疗。

5.服药情况,患者近期内是否服用过光敏感药物,如服用维甲酸类药物,需6-12月后才能进行激光脱毛治疗。、

五、脱毛前(6周内)的准备

1.对暴露部位的脱毛,推荐局部防晒。

2.对肤色较黑或者近来被日晒黑的患者,推荐使用漂白霜(乳),如氢醌、壬二酸等,直至脱毛当日。

3.避免应用镊子拔毛、蜡脱、电解脱毛等治疗。

4.经常剃毛或者应用脱毛霜,直至脱毛前一天。

5.有单纯疱疹病史的患者,如进行口唇或比基尼区脱毛,可考虑应用抗病毒药物。

6.局部有感染指征或者鼻部、肛周脱毛,可应用抗生素。

7.脱毛治疗当日不进行任何化妆或扑粉。

六、脱毛治疗后注意事项

1.治疗后立即用冰袋冷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2.继续原来的预防性药物(抗病毒、抗生素)应用3-5日。

3.如果有表皮受损,可局部应用抗生素软膏,每日二次。

4.如果红斑、肿胀明显,可使用弱效皮质激素。

5.避免碰撞、搔抓治疗区域,防止日晒(在第二天起应用SPF30以上的防晒霜)。一周内可有毛发碎屑脱落,属于正常。本文系李彦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