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词条

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怎样进行人物形象评析?

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怎样进行人物形象评析?

克洛德,他是圣母院的副主教。而小说对他的刻画是通过他对爱斯梅拉达的迫害所展开。他就像是尾随着爱斯梅拉达身后的一个阴深可怕的魔鬼让人挥之不去。他的身上虽然有教士的阴险和虚伪,但是也有人性被压抑的悲哀。可以说他是在宗教压抑下,人性异化的代表。作者用满怀悲伤沉痛的笔力描写克洛德步步陷入恶魔泥潭的过程。克洛德是被命运折磨的一个可悲又可怜的人。他有他善良和人性的一面。他很小时候就被父母做主,要他献身神职。这是他无灶腊法摆脱的命运的选择。这使他从小的就过着与一般人不一样的幽居生活。他生活在书籍和辞典中,这是他生命的动力。他学习勤奋,生活刻苦。18岁的时候已经成为受人尊敬的博学之士。19岁父母双亡,他全心全意去抚养还在襁褓中的弟弟。而出于一种人道主义的怜悯,他收养了残废丑陋无比的卡西莫多。在孤苦的教会生活中,他唯一的依靠只是他那唯一的弟弟。可惜弟弟不争气,他只是个浪荡的无赖,这让克洛德即懊恼又痛心。而他最忠诚的养子,仆人卡西莫多,却只是个不会说话的残疾人。在天主教的残酷世界中,在修道院灭绝人欲的世界中,他是孤独的,寂寞的。随着他地位步步高升,学识的越高,他的内心就越苦闷。多年以来,内心的那种不安和躁动似乎要被他自我的理性所压制住了。当他看到了青春洋溢的爱斯梅拉达,他内心的欲望就好像火山爆发般的喷涌出来。如书中描写到克洛德第一次看到美丽的爱斯梅拉达的时候,非常生动的描写到“那深凹的眼睛里却迸发出非凡的青春火花,炙热的活动,深沉的欲情”。作为一个天主教的修士,他竟然爱上了一个被世人嘲笑的吉普赛女郎。这简直就是对他以前所遵从神意的最大侮辱。用书上概括:“作为教士,却爱上一个女人,那种无奈和痛苦。”然而他不知道他的人性耐辩悉已经被教会的制度一步步异化。所以在他身上表现的是严厉,苛刻的,自私的,虚伪的,更是狠毒。所以他由一开始对于爱斯梅拉达的爱就是畸形的,残缺的。他的自命清高,他的崇尚神学。这个戴着宗教假面的男人,就被那个年轻美貌,善良的女子所冲破垮他最后一丝理智。他用尽了一切可以得到爱斯梅拉达的手段,强抢,跟踪,嫁祸,甚至是威胁。他处处表现出狰狞可怕的一面,让读者不寒而栗。然而作者在刻画这个人物的昌乎时候却不忘剖析他的双重人格。作为一个教士,他过着清苦禁欲的生活,他回避人世间的欢乐和享受。在任何人面前他都得伪装出一副冷漠的神情。他是虚伪的,冷漠的。然而,当他爱上爱斯梅拉达的时候,他又是最疯狂的,他可以为了爱尝试去吻这个美丽少女的脚,甚至只是他脚底下的泥土。她可以为了爱,放弃神圣的一切,只祈求过上凡人男欢女爱的生活。但是,长期以来宗教的禁欲主义告诉他:爱情是最可怕的异己力量,是凶神。信奉上帝的克洛德。他害怕自己的灵魂和肉体都交给了凶神,所以他用所谓的理智压抑自己爱的冲动。他每次想起了爱情的时候,都会用斋戒,祈祷来将爱的欲火扑灭。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他也渴望得到爱情,也渴望被别人关爱。一个近乎是完美的女性出现在他的生命里,他的理智开始动摇了,当他发现爱斯梅拉达爱着卫队长菲比斯的时候。所有的理性都被摧毁,他变得可怕,残忍,最终因为得不到爱斯梅拉达的爱,走上了疯狂可怕之路。他彻底的把灵魂卖给了魔鬼,而他的人性也最终走向了消亡。可以说克洛德的悲剧,在于他自身缺乏对爱情的真正理解,在他的身上,爱的理解是占有和被占有,甚至只是肉体的得到。他只有用嫉妒心,怨恨心才能平衡他得不到爱的失落。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克洛德是宗教禁欲主义的牺牲品,同时也是宗教的刽子手。用原文的话来解析“因为这种爱他导致一个人上了绞刑架,而另外的一个人也下了地狱。”这样一个人,即在陷害别人的同时,同时也虐待自己,在制造痛苦的同时也玩味着痛苦。这个就是克洛德,一个复杂多面的,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可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