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0日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该部门近日发出通知,禁止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针对儿童开展非诊治需要的微量元素检测。
为规范医疗机构儿童微量元素临床检测,更好地维护广大儿童的健康权益,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就规范儿童微量元素临床检测有关工作发出通知。
通知提出,根据儿童的临床症状,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微量元素检测,但要规范取血技术操作和保存流程,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当取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
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婴儿。
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对违规开展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的医疗机构依法依规处理。
(新华社)
几乎所有孩子都查过微量元素
虽然婴幼骨密度、微量元素检查在2006年时就被媒体报道过存在不科学性,今年四月份微博儿科专家也有过集中的反伪,但是这两项检查依然很流行。
据悉,目前我国的各级医疗保健单位,尤其是妇幼保健单位、儿童医院、综合医院等,已经将人体元素(铅、锌、铜、钙、镁、铁等)检测作为常规项目。
记者在妈妈群里打听了一下,至少80%的妈妈们给自己的宝宝做过两项检查之一。
目前,国内微量元素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钙、锌、铜、镁、铁,检测方式包括测头发、测尿液、采指血、抽静脉血等,其中以后两种居多。
绝大多数城里孩子都定期被检测微量元素,许多医疗机构将这一项目纳入儿童保健的必备内容。
记者随机采访了30多个婴幼儿家长,发现几乎所有孩子都做过微量元素检测。
专家:微量元素检查忽悠人
9月22日,微博上有新妈妈问诊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崔玉涛,帖子引来不少网友关注。
这位妈妈向崔医生提问道:“宝宝13个月还不会独立行走,昨天去母婴店,手握一个金属棒的东东测试微量元素,结果显示缺铁、缺锌、缺维生素A和维生素D。
母婴店的营养师让我购买钙铁锌合剂和鳕鱼肝油,请问有必要么?”
随后,崔医生告诉这位新妈妈,宝宝是健康的。
但是“手握金属棒测微量元素,无任何科学依据,就连末梢血(即婴幼儿手指采血)检测微量元素都无临床诊断价值。
不要遇到孩子生长中的任何可疑问题,都与‘缺少微量元素’挂钩。”
除了正规医院外,有的非医疗机构,像母婴店,也检查微量元素,声称在指甲上来回蹭几下、用手握住或只需夹住手腕就可检测,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对于骨密度检查,崔医生表示,目前根本就没有标准的儿童骨密度检查方法,更何况对待婴儿。
对儿童,特别是省长旺盛阶段的婴幼儿,骨密度偏低意味着处于快速生长过程,是好现象,不是补钙的表征。补钙过多会增加肾脏等器官的负担。
检骨密度,北京和睦家医院王惠民医生认为,幼儿验骨密度对宝宝的健康没有意义。
以20多岁的年轻女性的骨密度为合格标准的话,那两岁孩子骨密度不低也难。
另外,早在2009年,卫生部就专门下发文件要求:“除血铅检测外,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不得开展其他重金属和类金属的临床检测,不得出具临床检测报告。”这一规定在现实情况下似乎成了一纸空文。
微量元素检测坑爹
家长纠结为哪般?
记者翻阅资料发现,从2006年开始,各种媒体平台都有报道微量元素检测的坑爹,但是家长还是拿不定主意,甚至有点抓狂。
网友琳Lulin说,拿了小光头上个月28号一岁体检的血化验报告,微量元素锌有点低,刚过最低值,虽然知道测微量元素没什么意义,可我还是有点纠结。
新妈妈张丽告诉记者,她很纠结到底要不要做检测,万一孩子真的缺钙、缺锌,耽误了补充的时间后悔都来不及,但是,医生说检测结果不可靠,没什么意义。
“真的很纠结啊。”
目前微量元素检测的滥用,再加上“孩子不吃饭,补锌是关键”、“钙锌同补,增强吸收”等广告的轰炸,部分家长已经深陷迷局。
到底该相信什么?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鲍秀兰也认为,“微量元素测定结果只能供参考,尤其钙的结果不可靠。”
儿科专家张思莱表示,“目前所有的检测微量元素结果都不能真实地反映体内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真实水平,必须要结合临床表现的症状。
这些检测的结果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标准,也不能以此作为治疗用药的依据。”
不少儿科医生都表示,儿童在成长阶段需要大量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钙,铁,锌等,不能根据验血结果给孩子补充,应该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而定。
对于微量元素检测,很多网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阿福家的Jaseena:老妈说,谁谁家孩子才几个月就能吃俩鸡蛋了,你还不给娜娜添啊?
不给吃鱼油啊?不补钙啊?缺锌不啊?……
我算知道为啥都说带孩子操心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速度,除非是医生诊断有病疾,完全没必要揠苗助长。
什么测微量元素,都是骗人的。孩子健康与否,当妈的最清楚。
@春雨掌上医生:#妈妈做错了# 【婴幼儿没有必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查】@张思莱医师 “目前所有的检测微量元素结果都不能真实地反映体内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真实水平,必须要结合临床表现的症状。
这些检测的结果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标准,也不能以此作为治疗用药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