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
出自:《国风·豳风·七月》先秦·佚名
原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翻译: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带着妻则做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兴。
《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汉书·地理志》提及:“昔后稷封斄,公刘处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备茄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根据上面的描述,这篇文章应该写于西周初期,即公刘处孙滚衡豳时期。
诗中使用的是周历,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各个画面。以鸟瞰式的手法,概括了劳动者全年的生活,向读者展示了那个凄苦艰辛的岁月。同时它也为以后各章奠定了基调,提示了总纲。
文章的作者是部落中的成员,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极准,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每个侧面都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