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一个打五百个,为什么西蒙海耶被称为“狙击之王”

一个打五百个,为什么西蒙海耶被称为“狙击之王”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的是一支俄国军队准备进攻芬兰。突然一个山头后有人喊:一个芬兰人能打十个俄国人!俄国军官听到后很生气,就派了10个士兵翻过山头,只听啪啪啪啪一阵短暂的交火后,那个声音又说:一个芬兰人能打100个俄国人!于是俄国军官又派了100名士兵翻过去,啪啪啪啪一阵短暂的交火后,那个声音又说:一个芬兰人能打1000个俄国人!军官大怒,派了一千个人翻过去,只听爆炸声机枪声响彻天空,几个小时候战事渐渐平息,一名重伤的俄国士兵艰难地爬了回来,塌缺悔奄奄一息地说:长官,不要再派人过去了,是个圈套,对方有两个人...但是有细心人却表示,如果这个笑话中的2个芬兰人拥有西蒙海耶这样的战斗力的话,2个芬兰人从理论上来说很有可能干掉1000个俄国人!西蒙海耶(1905年12月17日—2002年4月1日)芬兰人,世界狙击之王,最长寿的狙击手,单兵狙击人数世界记录保持者,最有效率的狙击手……官方狙击记录:505人非官方狙击记录:542人,另有使用M-31SMG冲锋枪击毙了近200人非官方记录。一、农民or猎人?西蒙海耶的成长芬兰,国土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比云南稍小),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国家70%以上的面积都是森林,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1905年,西蒙海耶出生于芬俄边境的Rautjarvi小镇,从小就开始在森林里放牧和打猎,练就了一手好枪法,1925年,20岁的西蒙海耶加入军队,服了一年兵役后,就退伍继续回家打猎放牧当农民去了。直到1939年苏芬战争爆发,苏联近百万大军压境,号称在3天之内拿下芬兰。芬军在力量对比不利的情况下,利用严寒和沼泽森林的有利地形,展开反击战、阵地战和消耗性围歼战,并有针对性的布置了“柴堆(motti)战术”,即以小股步兵兵力实施机动作战,采取四处埋伏、突然袭击的办法,割裂敌军,切断敌军通信联系,接着集中力量消灭敌方的指挥中枢。在这样的局面下,要保家卫国的西蒙海耶再一次穿上军装,加入到芬军小分队中,苏军的噩梦马上就要出现了。二、“白色死神”:西蒙海耶的战绩从西蒙海耶为数不多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他身高不高(1.6米),相貌独特,耳朵外翻且有些尖,因此被网友戏称为“精灵族”。而在森林中,西蒙海耶的“精灵种族天赋”被发挥的淋漓尽致。西蒙海耶作为狙击手参加的是芬兰陆军的滑雪部队,他是专业猎人出身,对于山林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身穿跟雪一样白的白色伪装服,滑着雪橇在大雪封路的荒郊野外来去自如。而且西蒙海耶并没有使用专业的狙击步枪,甚至他连瞄准镜也不需要!西蒙海耶认为瞄准镜的玻璃在寒冷的天气容易起雾,而且瞄准镜容易反光暴露自己的位置,他只使用莫辛-纳甘自带的铁准星就够了。西蒙海耶经常采取的战术是藏在雪堆中,把枪口附近的雪拍硬减少开枪后引起的雪花扰动,在潜伏时嘴里经常含着一口雪,防止呼出的热气暴露目标。在这样的战术下,从1939年冬天到1940年受伤,西蒙海耶在100天内平均一天杀敌超过5人,由于芬兰冬季日照时间非常少,西蒙海耶在有阳光的时候平均每小时就射杀一名敌人!狙击效率之高,至今无人能比。虽然苏军为了干掉已经开始动摇苏军军心的西蒙海耶,派出多支反狙击手队伍,使用炮火覆盖、地毯式轰炸等方式,但西蒙海耶不愧是有“精灵种族天团正赋”的人,在芬兰森林、湖泊复杂地形的掩护下他竟然毫发无损,直到1940年,一发苏军的达姆弹击中了他的头部。三、大难不死,民族英雄西蒙海耶被达姆弹击中后,整个左脸颊被子弹打飞的西蒙海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要知道救下他的队友形容受伤后的西蒙海耶是:“半个头都没有了!”他苏醒的那一天也刚好是停战日。在战后,西蒙海耶创芬兰军史记录的从一等兵直接晋升到少尉,被芬兰人民视为民族英雄。图片说明:老年的西蒙海耶战后的西蒙海耶成为一名成功驼鹿猎人,曾和芬兰总统一起打猎,2002年,96岁的西蒙海耶与世长辞,是世界上最长寿的狙击手。图片说明:西蒙海耶之墓西蒙海耶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夸张的战绩,是充分利用了天时(寒冷)地利(本土作战)人和(战术得当),而苏军则犯下了数个兵家大忌。1、战术低劣。刚刚经过大清洗的苏军将大量中坚力量作为反革命清洗,当时的苏军缺乏实战经验和有效指挥。2、装备不合时宜。在冰天扮带雪地之中,苏军都是穿着棕色大衣,没有配备白色伪装服,使得目标再明显不过。没有配备雪橇,在齐膝深的雪中步行的苏军无论如何也追不上配备雪橇和滑雪板的芬军“林海雪原小分队”。3、重装备无法展开。芬兰多森林、高山、湖泊的地形让苏军坦克、火炮等重型机械化装备无法展开,只能让步兵在雪地中搏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争考验的不仅仅是国力大小,也考验士兵的斗志和战术的正确与否,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一支军队才可以迅速成长,谢谢阅读!埋没的历史真相、误解的历史人物、不为外人所知的关系……以史为鉴为您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