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
今天,永州—深圳北G6078列车上,一位女乘客再现霸座行为。据了解,这名女乘客车票标注的座位是靠过道,其上车后未按照车票上的座位落座,执意坐在靠窗的邻座位置。协调未果,原本车票座位靠窗的乘客向乘警投诉,现场,乘警与霸座女乘客反复沟通,这名女乘客就是不肯让出座。
9月19日, 据湖南公众频道报道, 今日微博网友@传媒老王 爆料称“网友给我传来,高铁上的一幕:霸座的女人”。视频中一名女乘客疑似拿了过道位置的车票,但强行坐在靠窗的位置,还拒绝出示身份证,与工作人员争执不下:“ 我10D是坐这里的呀,没错呀! ”“谁说这个位置是你的?”“ 谁说这个位置不是我的? ”有网友表示:强烈建议该女子嫁给高铁霸座男孙博士。
最新消息: 对于网上传播的9月19日G6078次旅客“霸座”视频,铁路部门已经关注。目前广州铁路公安已经介入调查,并将根据调查情况,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上个月某男子在济南开往北京的列车上, 强行霸占女乘客的座位,期间列车长和乘务员多次劝阻无效,事后该男子还得意洋洋发朋友圈庆祝。随后,这段视频遭受到众多网友谴责
这段视频被曝光后,网友迅速将他人肉出来,发现他是一位留学韩国的博士,硕士是在社科院读的,专业还是法学理论。
接受采访时,他对自己当天的行为做出解释,称自己上车时人比较少,便坐了女孩的座位,然后等女孩上车,他要换位置,女孩没同意,就找来了列车长。
因为 “列车长一过来之后就完全向着她,我就有点不理解,所以就态度不太好。”
这种解释更加暴露了他这个人的素质有多低。
人少就可以坐别人的位置?那票上印的座号是干什么用的?
换座不是自愿的吗?别人不换难道不应该马上回去吗?
列车长向着女孩哪里不对了?本来不就是你占了别人的位置吗?
据女孩介绍,他自己票的位置也是靠窗的,距离他霸占的座位不远,都在车厢中间位置,而且他和周边的旅客谁都不熟。
也就是说,一切换座的理由在他这里都不成立,他完全没有必要抢这个位置。那么,他这么做的理由只有一个: 老子天下第一,想坐哪里,就坐哪里。
迫于舆论压力,孙博士发出了致歉书和道歉视频,称其对高铁霸座一事感到悔恨和自责, “我向当事人和全国人民道歉,恳请全国人民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我一眼就能看出这致歉书毫无一点诚意可言,完全是十分格式化的空话、套话。 一个有能力写出规范工整的道歉信,掌握了高等学历的博士,却干了没文化的人都干不出来的事情。
根据网友接连不懈的扒皮,又挖出孙博士之前那些伪造假合同骗取房租、广泛撒网相亲、论文涉嫌抄袭等等劣迹。
其实,这样的“座霸”我们一定也遇到过,只是都本着“忍一时风平浪静”的想法不去过多计较,座位换了就换了,反正一会儿就到站了。
但是!
也有很多让人难以忍受的行为
我们也都或多或少地遇到过
堵住车门,影响列车发车
咋的?高铁是你家的呗?你说停就停?
你想开就开?
上车就脱鞋
请问你是想熏死我然后继承我的蚂蚁花呗吗?
把脚搭在别人的座椅靠背上
怎么的?想让我感受一下你的佛山无影脚?
平躺在座位上,直接占了两个人的位置
您下半身买票了吗?没买票你怎么占两人位呢?
随地乱扔垃圾
从小老师就教我们垃圾不要乱扔,这都不知道,请回炉重造
在高铁上大声喧哗,影响他人
你睡觉的时候也不喜欢别人在你身边大声吵吵吧?
这不禁令我们发出疑问: 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 任何一种品格的形成几乎都是有迹可循的,一个人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往往源于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与教育引导所种下的的根。 而相对比成年人的恶劣行为,相信大家经常在公共场合碰到熊孩子的情况更为普遍:
吃东西弄的到处都是。大人吐的一地瓜子壳,小孩跟着扔了一地垃圾;
孩子大声说话,玩闹,跑动,打扰别人休息,而大人却一点管束能力都没有;
看视频不戴耳机,声音还开得很大声;
孩子拿着一些带杀伤力的玩具乱舞动大人还不阻止;
带着孩子争先恐后的上下车,进出站,不停的挤和推前后左右的人。
有一句古话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在孩子面前不顾规矩,遇到谴责只会推卸责任。使孩子耳濡目染的环境就是这样,我弱我有理,我小我优先。孩子的成长真的不是个问题吗?今天小助手就同各位家长朋友们一起解开孩子家庭教育方面的三个重要误区!
误解一、孩子不守规矩都是偶尔为之,社会应该多一些宽容
保护弱小,照顾老弱病残,确实是社会应该做的。但是这并不应该成为孩子不守规矩的保护伞,更不能“倚小卖小”,对其他人进行道德绑架。
孩子偶尔的顽皮不及时纠正,那么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的规矩,是有商量的余地的,甚至这个规矩没有什么作用。如果今天管了明天又不管,他只会觉得混乱,不会在心里尊重规则。,甚至这个规矩没有什么作用。一个孩子的行为,绝对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社会可以包容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但不应该包容一个明知孩子有错,还放任孩子不管的父母。
误解二、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但是,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没有给孩子良好的教养,没有让孩子学会遵守规矩,尊重他人,那么孩子长大以后,也并不会突然化身小天使。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规矩也不是一天就能教好的。没有规矩的小孩,一定会长成一个没有规矩的大人。时间能改变的,只是他的破坏力,和孩子所“熊”的程度。所谓的等孩子长大就会好,只是有些家长的一厢情愿。
误解三、家长身教重于言教
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里,如果父母都知书达理、平易近人,孩子也会很大程度上受人欢迎,走向成功。但历史上从来不乏败家子,也从来不缺少有辱门风的“混账”。归其原因,学坏总是比学好要容易,无视规矩总是比遵守规矩容易。
直接走到队伍前面,比无聊的排队容易。直接翻开别人家的抽屉,比先跟大人请示容易。抄袭同学的作业,比自己动脑筋想问题容易。霸占自己喜欢吃的菜,比在一桌人面前一口一口夹菜容易。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总是喜欢选择容易的事情去做。
“严于律人,宽以待己”是天性,让孩子守规矩,是在让孩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其实是在让孩子跟人类与生俱来的人性的弱点作斗争。当然,这场斗争是值得的,也是有必要的。
给孩子立规矩,教孩子懂规矩,是一个漫长而不易的过程。需要父母高度的素养,极大的耐心和坚强的意志。但是我们必须要这样做,原因就像网友们说的那样:“不讲规矩,是迟早要出事的。不论早晚。”
看看我们的邻国日本——即使我们对日本的感情十分复杂,但去过日本的人都知道,他们的国民整体素质超过我们几十年。
这是因为日本非常注重礼仪的传承教育,行为规范都是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小学,初高中直至大学,到最后走向社会,一切教育都以“不给人添麻烦”为前提,凡事优先考虑他人的立场,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们没有课本,不教数学、拼音、绘画、音乐这样的课程,有的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
那教什么呢?
教他们做人的种种素养。
比如要学会微笑待人和说谢谢。
遵守交通规则,马路上排成一路纵队行走。
过马路时要高举自己的手臂,让驾驶员叔叔看到自己。
不能在电车或公车上吵闹。
孩子从幼儿园毕业时,也会经历一次像大学毕业一样庄重的仪式。
园长、老师、家长以及孩子们都会穿戴正式且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仪式,当小朋友走出幼儿园的时候,学到的东西远不止是一些礼貌行为,还有一生的素养。
除了在学校,在日本家中家长也会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
比如生活中要使用礼仪用语。
遵守餐桌礼仪,饭前必须洗手。
日本父母不会用年龄等借口,去姑息孩子在公共场合喧哗,或者在电车地铁里吃东西等不礼貌的行为。
所以在日本极少看到熊孩子,就算是有,也早被周围人的白眼和指责羞死了。
有人戏言称: 日本是幼儿园教做人大学教知识,而中国正好反了过来。
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是,更注重孩子的能力和成绩表现,本科、研究生、博士都能毕业,在家教、品德方面却连幼儿园小朋友都不如。非要在家里惯得无法无天,胡作非为,然后到社会上被大家教育一番。
这些闹出来的笑话提醒我们,比学历更重要的是素质,比知识更关键的是修养。
没有教养的孩子,纵然拿到了最高学历,也是人生的失败者。
所谓教养,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文化程度高的人,教养不一定高。学做人之前,一定要先学会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有人说,好的教养是发自内心对别人的宽容和尊重;
有人说,好的教养是不遗余力让别人感到舒服;
有人说,好的教养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懂得每个人的不易;
其实,如果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好的教养说白了,就是发自内心的善良,在社会规则下,遵守社会规则,在公共场所下,照顾其他人的感受,而不是成全自己,恶心别人。霸座男和霸座女,你们能明白吗?宝妈帮亲爱的家长们,你们能明白吗?不要让他们成为我们孩子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