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剑拔弩张的头腾大战,让张一鸣与马化腾的关系势同水火,但两位大佬此前的关系并非如此。
两年前,腾讯与今日头条在内容分发领域已斗得不可开交, 今日头条喊出要成为国内第一的内容创作平台,腾讯则拿出 2亿推出 “芒种计划”抢夺内容创作者。
即便如此,张一鸣与马化腾的私交还是不错的。
事实上, 2016年张一鸣还捧场了腾讯主办的多场媒体大会, 2017年的乌镇大会, 张一鸣 在 著名的 “东兴饭局”上 也 与马化腾同桌 而坐,在觥筹交错之间尽是英雄相惜。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马化腾与张一鸣已站在对立面:
2018年 3月,微信开始屏蔽抖音的链接;
4月,腾讯旗下的短视频产品微视被复活,并且投入 30 亿补贴;
5月,张一鸣在朋友圈中晒了抖音在苹果商店排名第一的截图,提及:“微信的接口封杀,微视的抄袭搬运,挡不住抖音的步伐。”马化腾随即在下面留言反驳:“可以理解为诽谤。” 双方矛盾公开化。
随之而来的是 双方大打口水仗,先相互起诉不正当竞争,后又不约而同报案,互斥“黑公关”。
这场“头腾大战”的不断 升级,将 腾讯 在内容布局上 的 焦虑 感赤裸裸的展现出来 。
腾讯向来奉行多产品线并行发展模式,几乎在互联网绝大多数领域,腾讯产品都能挤进行业前三, 但 唯独 在基于机器算法的兴趣阅读以及短视频领域上,腾讯 却 出现误判 ,错失良机 。尤其是抖音的爆发式增长, 以及抖音在社交领域的发展潜力,更是 让腾讯 如坐针毡。
当年的腾讯曾是无数创业者难以逾越的一道墙,而今精明如马化腾,为什么还是让张一鸣的“头条系”坐大,他在什么时候错失了扼杀头条产品的机会呢?
老妖 通过 各种渠道搜集来的信息 , 试图 厘清 腾讯在与今日头条的竞争中,是如何误判对手,如何一步步错失良机的。
浅尝辄止,撼失先发优势
在内容分发领域,今日头条其实并不是先行者。事实上,腾讯在内容分发领域的摸索比“今日头条”要早得多。
2010年腾讯就曾收购了一家 BBS建站系统 (Discuz!) 提供商团队 ,这家来自于 原康盛创想团队 曾 试图将全国BBS的优质内容以及门户网站的资讯集合起来,通过兴趣推荐,形成一个独特的资讯阅读 App ,而这一创意应该是最早的内容分发平台雏形了。
不过康盛团队的动作慢了一拍,直至 2013年年底名为“今日热帖”的资讯阅读 App 才正式 上线。 这个 App中既有 BBS 里的奇闻异事、笑话段子,也有常规新闻网站里的新闻资讯,通过机器算法,按照用户的点击兴趣,推荐内容。
然而,此时的“今日热帖”与 成立刚一年的今日头条 相比,还略显初级,即使 康盛团队 一开始就 将今日头条列为对标产品 ,但无奈“今日热帖”的市场接受度还是远不及“今日头条”。
最致命的一点在于 康盛 团队在腾讯体系日渐被边缘化, 这款 尚不成熟的 产品 自然得不到更好的资源扶持,“今日热帖” 从1.0到 1.3 更新三版后,便 再 无动静 。
现在看来,“今日热帖”也许是最有可能成功阻击“今日头条”的腾讯系产品,但腾讯仅仅只是浅尝辄止,放任“今日头条”野蛮生长。
故步自封,丧失后发优势
或许是切身感受到今日头条的威胁, 2015年的一次内部大会上,腾讯 正式发出 “今日头条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的表述。
2015年 6 月 18 日,腾讯在苹果应用商店上线了泛资讯类新闻客户端“天天快报”,这 款姗姗来迟的产品 离今日头条第一个版本发布已经过去三年 ,然而,技术实力雄厚的腾讯也未能创造所谓的“后发优势” 。
作为马化腾个人意志催生下的产品,“天天快报”最开始隶属于 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 (即“ OMG ”), 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等内容业务均所属于这一事业群。
作为长期专注于新闻资讯类的团队, OMG一开始并未将今日头条视为威胁。 在一部分员工看来,今日头条是一个信息分发平台,其直接对手 应该 是百度而非腾讯。 加之 彼时,凭借微信、QQ的引流作用,腾讯新闻客户端坐稳了业界第一的交椅。
也许是高高在上的成功让 OMG失去了对市场的敏锐判断。此后的 OMG 对腾讯新闻客户端的一系列 改版中, 仍然将精力投入到专业新闻领域,而对于用户的 兴趣推荐 部分则缺少关注,而这恰恰是今日头条的内容核心。
今日头条并没有给OMG太多 试错的时间 。2015年 4 月,创始人张一鸣宣布,今日头条累计激活用户 2.4 亿人,日活跃用户超过 2000 万。
这时的马化腾才惊觉到今日头条的能量有多大, 他甚至直接指示 OMG推出 “天天快报”,更敲定了第一版应用的开屏字体。他给天天快报的战略定位唯一且清晰——阻击今日头条。
拥有 QQ、微信引流,应用宝的持续推荐, 以及 腾讯产品内的资讯外链 跳转 ,天天快报用一年时间 便 成为市场排名第三的资讯阅读App,仅次于腾讯新闻客户端和今日头条。
然而,尽管有腾讯高层亲自监督,但“天天快报” 仍带有 明显的 媒体思维影子 ,内容推荐的友好度仍远不及“今日头条”,想要赶超“今日头条”前途漫漫 。
意外之喜—— QQ看点
2015年到 2016 年期间,在马化腾的亲自过问下,天天快报一时风头无二。但在腾讯内部团队当中,另一个内容分发平台正悄然上线。
这款名为“ QQ 看点”的产品前身为“ QQ 公众号”。 2015 年 7 月, QQ 公众号内测,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迟迟不能放开 。
于是产品几经改版,在2016年年初团队将其定位从公众号改为信息分发,改名为“ QQ 看点”,并打出“算法 + 社交”的卖点 。
当时天天快报与今日头条的正面战场激战正酣,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是腾讯为阻击今日头条而做的另一举措。
据 数据显示, QQ看点 95 后用户达 70% ,上线一年,就成为并列腾讯新闻日活的信息流产品,甚至超过了腾讯战略级信息流产品天天快报,发展势头迅猛,令马化腾都刮目相看。
QQ看点团队将其成功归结为 QQ 庞大的数据积累,以及对年轻用户的针对性运营,比如在冷启动阶段,用户看到是娱乐、动漫的内容信息流,而非时政热点。强调社交,用户可以看到好朋友的转发链接和转发语,进行实时互动。另外, QQ 看点还上线了年轻人喜爱的定制化个性皮肤。
不过,相比运营和算法,外界更多地将QQ看点快速起量的原因归结为:占据对话框里的一级入口。尽管“ QQ看点”不失为一款现象级产品,但它究竟能不能颠覆“今日头条”的江山尚须时间验证。
而对于腾讯而言, 今日头条可能只威胁到腾讯新闻,但抖音则不一样 ,抖音是威胁到了腾讯的“命门” 。
眼前威胁 ——抖音的社交潜力
坐拥庞大内容生态链的腾讯,至少在专业新闻领域仍压过头条一筹, 腾讯真正在意的不是今日头条这款产品,而是抖音。
据抖音官方数据: 截至 6月 12 日 ,抖音国内的日活用户突破1.5亿,月活用户超过 3 亿。尤其是是今年春节期间,抖音的每日活跃用户数经历了一轮“暴涨”,由不到 4000 万上升至近 7000 万。抖音的主力用户群体,已经从早期的 18 岁到 24 岁,上升到了 24 岁到 30 岁用户,该年龄段用户占比目前已经超过 40% 。
抖音对于腾讯的现实威胁来自于两个方面:
其一 ,抖音正在侵占用户时间,这既有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的时间,也有打《王者荣耀》等时间 ,直接后果是腾讯系产品普遍出现用户活跃度降低的现象 。
其二 , 抖音展现的社交潜力,直接威胁到了腾讯的社交“命门”。试想一下, 当抖音加上一个对话功能, 便有了 社交软件Snapchat或者 Instgram 的产品形态 ,而坐拥 3亿用户的抖音,没有往 社交 发展的野心是不可能的 。
最近 ,抖音在微信里上线了一款名为“抖音好友”的小程序,授权登录后,这款小程序如果被群中,就会看到该群有几位好友在玩抖音,群内如果有好友使用小程序,双方就可以在小程序内实现抖音号互粉。
这印证了腾讯的担忧, 抖音的这种做法相当于 开始在挖腾讯的墙角了,而腾讯做出的应激反应就是封杀“抖音好友”小程序。
重启微视 ,是否可以拯救腾讯
被抖音逼到墙角的腾讯,想起的救命稻草是被打入冷宫的微视。
2013年 上线的 微视, 原本只是腾讯微博团队自救的意外之作,而现在看来,微视的诞生是腾讯难得一见的前瞻性产品。可惜,微视诞生于动荡期的腾讯微博团队,由于各种原因,很快便被打入了冷宫。
重启之后的微视仍带着它最初不太成熟的体验感,这跟抖音的差距很明显,匮乏的滤镜、有限的音乐、颇为初级的操作,对于习惯了抖音玩法的年轻用户来说,究竟有多少号召力还未可知。
客观的讲,腾讯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巨无霸”,在于几次重大的互联网产品创新节点上 , 腾讯都能及时拿出相对应的产品,并能够在不断的失败中持续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微博失败了,微信起来了;天天快报表现平平,QQ看点却意外崛起。
而这次,面对咄咄逼人的抖音, 微视 的战力几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