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在人体的代谢有一定时间,术后可能仍然会有嗜睡等情况,这个根据麻醉医生具体用药和处理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
一些长效的镇静催眠药物会让病人回到病房后仍然嗜睡,这样也会有好处。
就手术中用药来说,一般手术后3~4小时内药物就不会再有任何作用了,24小时之后药物基本也代谢完全了。
现在大部分手术术后会带上镇痛泵,这样持续泵注一定麻醉镇痛药,来达到镇痛的效果。
优秀的缝合麻醉药效过后微痛,一般的也微痛,只有皮肤及软组织创伤的手术可能没什么痛觉;
肌肉骨骼需要创伤的会有些痛,糟糕的缝合怎么都痛。
所以不要只想到手术是否成功,术后缝合是否成功也很重要,一个优秀的手术包含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和术后缝合三阶段,术后缝合差住院时间就长费用就高,而且发炎了医院不仅无需担责还能增加收入,这就导致现在的缝合不仅没进步,还退步了。
麻醉药物主要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二种。
局部麻醉药是一类局部应用于神经干或神经末梢周围,能暂时或完全和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使局部的痛觉暂时消失的药物。
1、全麻药的麻醉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比较重要的理论有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和脂质学说。
前者认为,离子通道的研究表明,除氧化亚氮外,吸入全麻药可通过抑制兴奋性突触和增强抑制性突触的传递而发挥作用,其机制与干扰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的功能有关,如干扰谷氨酸受体离子通道\GABAa受体离子通道和甘氨酸受体离子通道的功能,易化CNS抑制性突触传递,因而产生全身麻醉作用。
脂质学说认为,吸入全麻药脂溶性高,容易溶入类脂质丰富的神经细胞膜脂质层内,引起细胞膜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干扰了膜蛋白受体和Na+\K+等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
进入神经细胞内的全麻药与类脂质结合后,导致整个细胞的功能改变。因而抑制递质的释放\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递,引起全身麻醉。
2、抑制循环和呼吸系统。
含氟麻醉药均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肌收缩力和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外周血管和降低血压,并能降低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使内脏血流量减少。
地氟烷和七氟烷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效应相对较小。
本类药物还能降低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使呼吸加快\潮气量和每分钟通气量降低。并对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性,其中以地氟烷刺激性最大而七氟烷最小。
3、松弛骨骼肌和子宫平滑肌。
含氟麻醉药有不同程度的骨骼肌松弛作用,且与非除极型肌松药相协同。
此外,还明显地松弛子宫平滑肌,使产程延长和产后的出血过多。
其实麻醉的危险不仅仅是死亡,详细的可分为三类,一是“浅麻醉”,会形成高度的应激反响,即患者会感到疼痛;
二是“睡觉不妥的麻醉”,形成患者术中知晓,在手术中有感受,如感受到体内脏器被拉扯;
三是“太深麻醉”,形成术后早期死亡率的增高。
也即是说,麻醉药的剂量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让患者既无痛又舒服的安全,这就提出了“准确麻醉”的需求,也即是说,要有清晰的麻醉深度,依据手术需求准确的把握和调整麻醉深浅,能在术后让患者们及时醒来,而不是出现呕吐等等的不良反响。
在打了麻药后,患者的脑电波降低,出现了进入麻醉状况;在手术中,脑电波近乎一条直线,这说明麻醉的程度一向保持了平稳;
而在手术完毕后,脑电波直接上升回到手术前的水平,说明麻醉准确得让患者刚好在手术完毕的点上醒来。
国内的脑电信号监控要遍及还是需求一段时间的,由于当前监测力度不平衡,只有不到10%的手术能做到。
1。
临床麻醉
涉及麻醉前后围手术期的一切处理。
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如了解病情,结合手术选择最适当的麻醉和药物。
为了减少患者术前的精神紧张,保证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可适当给予镇静药、镇痛药、抗胆碱药等麻醉前用药。
麻醉前要禁食,以防麻醉、手术时发生呕吐、误吸等合并症。患者接到手术室后,按照操作要求施行麻醉。
麻醉、手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处理。
麻醉后将患者安全运返病室或麻醉恢复室,继续进行监测治疗,直到患者恢复正常生理功能。麻醉时和麻醉后作好麻醉记录。
2。
重症监护
危重症患者或麻醉手术过程中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如发生循环、呼吸、神经、肝、肾、代谢等方面的功能严重紊乱者,可以集中在集中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重症监护单位,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进行周密和精良的监测治疗,麻醉专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与休克救治和呼吸疗法等。
3。
急救复苏
手术麻醉过程中会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在急诊室和病室等场合由于各种原因也可能发生的循环、呼吸功能衰竭(如疾病、创伤、溺水、触电、交通事故等),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这时都需要麻醉工作者参与抢救。
4。
疼痛治疗
对于各种急慢性疼痛(如创伤后疼痛、腰腿痛、神经痛、肿瘤疼痛、中枢性疼痛)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