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南怀瑾先生的《老子他说》,南先生在书中对隋末大儒王通给了极高的评价。于是略查了一下关于他的资料,发现这一篇很不错,就转贴过来,以供大家讨论。其文如下: 史传,王通是河东龙门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河津市,其故里在今万荣县。隋文帝仁寿3年,王通西游长安,献《太平十二策》,隋文帝杨坚虽然表示赞赏,但最终也不能采纳。王通于是回到故乡,隐居于白牛溪,专心著述和讲学。隋朝政府曾经几次征召他入朝作官,但王通都没有出山。他门下弟子很多,其中有几位还是隋唐之际的著名人物。隋朝末年,三十几岁的王通身染重病,英年早逝,被门下弟子私谥为“文中子”。他有许多著作,但留传不久就散佚了,现在能看到的,大概只有一本《中说》。 本来,作为隋朝著名的大儒和隐士,王通应该在《隋书》中有传记。可是,现存的官方史书《隋书》以及《北史》等,没有为王通留下一个字。只在《旧唐书》《新唐书》的王绩、王勃、王质传中,附带介绍过王通,留下了零星的资料。另外,就是由王通后人编辑整理的《中说》里,有一大堆互相矛盾、真伪难辨的资料。 这就引起了后代学者的怀疑,有人提出,王通史无其人,《中说》是一本伪书等等。另外一些学者则通过考证,确认王通真有其人,只是记载有部分失实而已。到了明朝嘉靖年间,王通在儒学中的地位才正式确定,以大儒的身份从祀孔庙,名字排在董仲舒、后苍、杜子春之后。 但是,关于王通生平事迹和思想价值的争论,仍然在一直进行着。他的形象,仍然像谜一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笔者不才,近日略看了几种文中子的资料,对那些争论不休的话题,再作一番聒噪。 一、王通无传,和长孙无忌关系不大 唐朝初年编篡的《隋书》没有《王通传》,当时王通的儿子王福?提供了一种说法,把责任推在了负责修史的长孙无忌头上。他说:“(王通之弟王)凝为监察御史,劾奏侯君集有反状,太宗不信之,但黜为姑苏令。大夫杜淹,奏凝直言非辜。长孙无忌与君集善,由是与淹有隙,王氏兄弟皆抑不用。时陈叔达方撰《隋史》,畏无忌,不为文中子立传。”(司马光《文中子补传》,见《邵氏闻见后录卷四》) 意思是,王通的兄弟王凝,因为直言得罪了唐太宗的大舅子长孙无忌,所以长孙无忌很排斥王氏一家。修史的陈叔达又害怕得罪长孙无忌,不敢给自己老师立传。 司马光在《文中子补传》中已经对这条记载提出了怀疑。第一,陈叔达当过宰相,官职与长孙无忌相当,用不着害怕他。第二,魏征是《隋书》的总编,又是个很刚直的大臣,他怎么会容许陈叔达有曲笔。第三,杜淹死得早,侯君集造反晚,此事记载不实。 现在只说说长孙无忌和《隋书》的关系。 根据《隋书宋本原跋》,唐武德五年,高祖接受令狐德?钡慕ㄒ椋獾乱汀⒀帐诺热耍谒宄踣恐鞯幕∩希蕖端迨椤罚思改暌裁挥行蕹伞L铺谡旯廴辏赫鞲涸穑啃渥芗啵帐拧⒖子贝铩⑿砭醋诘热俗蕖端迨椤贰>咛逯幢嗜耸茄铡⒖住⑿淼燃父鋈耍赫髦皇亲芨涸稹5赫饕睬鬃圆斡肓瞬簧俟ぷ鳎蚝吐鄱际俏赫鞯那妆省W詈笮蕹傻奂臀澹写迨秸旯凼暾拢晌赫鞯热苏较赘ⅲ玫搅顺⒌娜峡伞5秸旯凼迥辏置谥灸⒗畲痉纭⑽ぐ踩省⒗钛邮俚热诵拮段宕分尽罚沙に镂藜勺芨涸稹O郧煸晡逶拢段宕分尽沸蕹桑沙に镂藜傻认赘ⅲ刂馗蟆:罄矗职阎臼椴糠直嗳肓恕端迨椤贰? 由此可知,列传部分是由魏征负责的,长孙无忌并没有直接参与。长孙无忌即使与王氏兄弟有矛盾,也不可能直接干预立传的事。 为什么呢?因为这件事间接的层次实在是太多了。王凝直接得罪的是侯君集,得罪长孙无忌本来就是间接的。而王通虽是王凝之兄,但早就去世,他本人更得罪不上长孙无忌。王凝弹劾侯君集之后,获罪贬官,已经受到了惩罚,侯君集和长孙无忌都算是出了恶气。长孙无忌即使对王通有所迁怒,也隔了好几层。他如果要想影响修《隋书》的几位史官,中间又是几层间隔,越发没了气力。 而唐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都是一时的名臣、直臣,具体修史的颜师古、孔颖达等也是一时名儒。在当时的风气下,长孙无忌不可能直接干预修史的大事。就是间接的影响,恐怕力量也极其有限。 长孙无忌后来虽然负责《隋书》的志书部分,并把志书编入《隋书》,有机会改动《隋书》。但他也不可能私自删改经过朝廷认可的列传部分。 那么,《隋书》不立《王通传》,责任就只能在魏征等几位史官身上。回复举报飘过 0砸 0顶 02楼等待一个奇迹 发表于 2007.12.10 01:17:35 二、《隋书》堪称良史 现代的学者,对魏征等人编撰的《隋书》,评价相当高: 《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 《隋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首先,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下令修隋史的唐太宗亲历了灭隋的战争,在执政之后,他经常谈论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确提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的看法。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就成了修隋史的指导思想。 其次,《隋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主编魏征刚正不阿,他主持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如隋文帝之“刻薄”专断,“不悦诗书”,“暗于大道”,隋炀帝矫情饰貌,杀父淫母,“锄诛骨肉,屠剿忠良”等情况,都照实写来,了无隐讳。 (摘自新语丝网站《二十四史简介》,作者不详) 既然《隋书》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史书,那么它因粗心而遗漏一位大儒的可能性就极小。因为,这几位史官,不可能不知道文中子王通的大名。 据《中说》记载,唐初名臣魏征、房玄龄、陈叔达、杜淹、薛收等人,都是王通的门下弟子。据学者们考证,《中说》中这些记载,并不都可靠。但是去伪存真,考证者也承认,魏征、房玄龄等几位,都是和王通有过交往的朋友,而薛收等几位,确实是王通的弟子。 另外,唐王朝是从太原起兵的,起兵之前,早有谋反之心的李世民就很注意结交天下的英雄豪俊。王通隐居的白牛溪,距太原并不远。如果王通在隋末真有讲学的名气,李世民是不可能不知道的。而且,李世民起兵之后,好几次在河东一带打仗,万荣县至今还留有李世民为庆祝胜利而修建的“飞云楼”。王通那时虽然已经去世了,但如果他真的在家乡一带有名气,李世民也是不可能不知道的。还有,王通的高徒薛收,和李世民关系极其密切,他不可能不给李世民讲自己的老师。 这样,就产生了两个新的问题。 第一,这种情况让人怀疑王通其人的存在,或者怀疑他的名气。 第二,史官们不是不知道王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有意不给他立传。 三、王通是真的,他的名气也是真的 以前就有学者怀疑过王通其人的真实性。但是又有许多学者经过考证,说王通确有其人,不可能没有。因为他弟弟王绩是著名的隐士和诗人,儿子王福?在历史上也有所表现,孙子王勃更是个文学天才,这几个人都留下了王通的记载,所以不可能没有王通这个人。 至于王通的学术思想,后人把《中说》去伪存真,发现那些比较真实的记载确实具有比较高的思想价值。如果作伪者有这么高的水平,那自己也就成大名了,何必冒充顶替一个“假人”? 因为这部分内容,现在已经有了定论,笔者就不多说了。 结合前文提到的,既然王通其人是真实存在的,他在隋朝著述讲学的名气也是真有的,史官们也是知道王通的,那么,《隋书》不给王通立传,那就只有一个原因: 史官们是刻意不给王通立传!回复举报飘过 0砸 0顶 03楼等待一个奇迹 发表于 2007.12.10 01:17:49 四、贞观盛世,王通没有沾上儒家的边 唐朝建国伊始,就很注重文化教育,儒家学说和有名的儒士,都受到朝廷的重视。 据《新唐书儒学传》记载,高祖李渊为周公、孔子立庙,并寻找周公和孔子的后代,加以封赏。给国学、太学、四门学、郡县学都规定了名额,要求官员子弟入学读书。还专门为宗室和功臣子孙在秘书外省设立了小学。 太宗李世民当皇帝以前,就在王府里设文学馆,召名儒十八人为学士,朝夕论学。即位后,专门设了弘文馆,增加了学校的名额,大量招聘名儒当老师,整理校对经典。一时风气所向,大量的优秀青年集中到长安学习,连周边的外国也派来了留学生。 为了鼓励儒学,李世民还寻访前代通儒的子孙,加以提拔任用。这些通儒,有梁代的皇?啊Ⅰ抑俣迹艽男馨采⑸蛑兀麓纳蛭陌ⅰ⒅芎胝⒄偶ァG俺宕灿辛轿煌ㄈ迦胙。鞘呛瓮缀土蹯拧? 单单就是没有王通的子孙! 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又下诏:“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谷梁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玄、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二十一人,用其书,行其道,宜有以褒大之,自今并配享孔子庙廷。” 这里头,还是没有王通! 唐初的君臣,完全忽略了文中子王通是一位儒家! 如此,《隋书儒林传》里,不为王通立传,再正常不过了。 五、莫非王通犯了什么忌讳? 王通的几位朋友和弟子,都是唐初的重臣,君臣们都很熟悉王通,但在弘扬儒学时,偏偏忽略了王通。莫非王通曾经犯了什么忌讳? 王通在世时,一直不肯出仕隋朝,表现出和隋朝不合作的态度。同时,他又死于隋朝末年,根本没有机会对唐朝的政事发表什么议论,不可能犯什么政治错误。他要犯忌讳,只可能在其著作和思想上。 和传统的儒生相比,王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他不仅有才有学,还有一种过人的胆气,表现在形式上,就有几分狂傲。在白牛溪隐居讲学时,被当地人称为“王孔子”,他也没有表示过谦让,自居不疑。连那条白牛溪,也被人称为“王孔子溪”。在保守的儒生们看来,这种称呼实实地是一种谮越。直到今天,还有些学者因此骂王通是“妄人”。 王通呕心沥血撰写的著作,号称《续六经》,体裁和口气都模仿传统的《六经》,这也是胆大妄为的举动。北宋的司马光虽然很佩服王通,但对王通的《续六经》也不能接受。他说:“余窃谓先王之六经,不可胜学也,而又奚续焉?续之庸能出乎其外乎?出则非经矣!苟无出而续之,则赘也,奚益哉?”(《文中子补传》) 司马光作为后世晚辈,对王通的学问比较佩服,所以批评的语气还算委婉。如果换了唐朝初年的诸位名儒,他们还会这么委婉吗? 唐初的名儒,地位比较高也比较著名的,就是修《隋书》的颜师古和孔颖达。 颜师古曾校订过《五经》,孔颖达曾主持编篡《五经正义》,这两人都是比较传统的经学家。当时的皇帝李世民,好像也是比较偏向于经学家的。而从当时的政治形势看,提倡传统的经学,比新学更有号召力,能够团结更多的知识分子,也有利于青年学子打好儒学基础。 当时有几件小事,能够看出李世民对颜师古和孔颖达的尊重。 颜师古品行不太好,是个势利眼,选用人才时,“抑素流,先贵势,虽商贾富室子,亦窜选中,由是素议薄之,斥为郴州刺史。”(《新唐书颜师古传》)李世民爱惜颜师古是个人才,批评了几句,又把他留在原任上。 还有一件微妙的事情。唐高祖李渊时,在国学为周公和孔子立庙。李世民即位后,撤掉了周公庙,改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以祭祀这二人为主。这件事也间接地说明李世民对颜师古的尊重和信任。 至于孔颖达,在贞观初年受封为“曲阜县男”,明显地承认他是孔夫子的后代,能够继承孔夫子的事业。 所以我们可以确定,在唐朝初年,政治上得势的是颜师古和孔颖达这一类传统经学家。 王通的生年大约是公元580或584年,颜师古生于581年,年龄和王通相当;孔颖达生于574年,年龄比王通略大几岁。王通是隋仁寿3年献策出名,颜师古在隋仁寿年间出仕,孔颖达是隋大业初年出仕,他三个人的资历也都差不多。从颜师古和孔颖达的角度看来,王通根本就是同时代人,算不上什么前辈。所以,颜、孔二人不可能特别地尊重王通。 王通的外号“王孔子”,在与孔子颜回有血缘关系的颜师古和孔颖达听来,可能特别刺耳。 王通模仿先圣口气作的《续六经》以及种种新奇言论,在正统的经学家们看来,可能特别刺眼。 《新唐书》的作者在提到王通时,说他“不为诸儒称道”,这诸儒,只能是颜师古、孔颖达等人。回复举报飘过 0砸 0顶 04楼等待一个奇迹 发表于 2007.12.10 01:18:00 六、《隋书儒林传》中的儒生也是有缺点的 如果说,因为王通有缺点,所以不能入《隋书儒林传》。那么,我们看看《隋书儒林传》,发现里头记载的几位名儒,也都有明显的缺点,为什么就能列入呢? 比如,何妥出于嫉妒,有意在讲席中刁难元善,让元善出丑。另外何妥还喜欢是非人物。 比如刘焯,生性爱财,弟子们不交学费的,他就不给讲授。 比如刘炫,伪造《连山易》《鲁史记》等百余卷,骗取朝廷的赏金。 如果颜师古、孔颖达等人,认为王通有缺点,也大可以在传记中直书己见,批评几句。即使,他们认为王通入不了《儒林传》,也可以在《隐逸传》中给王通一席之地呀,他们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笔者认为,在为王通立传这件事上,当时的几位史官一定有一番激烈的争论。 《隋书》的总编魏征、总监房玄龄,这两人是和王通有交往的朋友,思想上曾经受到王通的影响。而执笔的史官是讨厌王通学说的经学家,双方在对王通的评价上就一定会有分歧。是高度赞扬,还是痛加贬斥,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可能各让一步,干脆不给王通立传,好话坏话都不说,以保证《隋书》的严肃性,而把王通的功过留给后人评论。 据汪龙吟《文中子考信录》称,除了官修的《隋书》,唐朝时通行的其它版本《隋史》,比如王劭、张大素、陈叔达等人作的,可能都有《王通传》,所以唐代学者没有怀疑过王通其人的真实性。五代修《旧唐书》时,这些《隋史》版本还能看到,所以《旧唐书》作者称王通“自有传”。到了宋朝时,其他版本都散佚了,世间流传的只有官修《隋书》,这才让人怀疑王通的存在。 七、也许是学生和朋友太多太有名的缘故 前文所说的,可能便是王通在《隋书》无传的重要原因。但笔者推测,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原因,导致王通在《隋书》无传。只是证据不足,无法确定。这里说出来,仅供参考。 《中说》里记载的王通弟子,除了少数几位名气不大之外,大部分是唐初的名臣。即使详细考证,去伪存真,这些唐初名臣与王通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换种方式说,唐初名臣,有一大部分属于王通的“河汾学派”。 我们都知道,搞政治,最怕有派系,有朋党。如果朝中有一批身居要职的大臣,以王通为纽带,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步调一致,左右朝政,那么,英明的皇帝李世民恐怕就会芒刺在背,而其他的朝臣就会如坐针毡了。 虽然,以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等人的品德和政治智慧而言,他们可能不会以“河汾学派”的名义结党营私。但事实上的同学朋友关系,总存在一种结党营私的可能性,这会让李世民感到不安。 所以,李世民会刻意地压制、打击王通的著作和思想,尽量地让其消失。而魏征等几位“河汾学派”的大臣,深谙其中的微妙,也会刻意地回避和王通相关的话题,摆脱自己与“河汾学派”的关系,让李世民消除疑虑。 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李世民和魏征等人,可能会真诚地学习、借鉴、采用王通的思想和主张,但在公开场合,大家心照不宣,尽量不提这些思想、主张的来源。 这样,不仅《隋书》中见不到《王通传》,连《旧唐书》《新唐书》的诸名臣传中,也没有一个字提到他们的师承朋友关系。 甚至,他们可能做得更绝,设法销毁了王通的部分著作。《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王勃还活着的时候,他祖父的著作就散佚不全了,确实令人奇怪。 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而已。回复举报飘过 0砸 0顶 05楼等待一个奇迹 发表于 2007.12.10 01:18:19 八、王通子弟的激愤 历代研究王通的,大都认为王通的子弟牵强附会,把隋唐之际的著名人物都拉扯到王通门下,在《中说》中造了许多假。作伪的主要责任,在王通的次子王福?头上。 这可能是事实。但我们结合前边谈到的,《隋书》不给王通立传的事情,就能发现这里头其实有个前因后果。 据学者们考证,《中说》不是王通的著作,而是王通平时的言论,在王通生前并未成书,死后由弟子们搜集整理。后来,文稿传到王通之弟王凝手里,又经过一番搜集整理,再传给王福?,最后的整理是在王福?手里做的。几经转手,几经整理,事实不准确的内容可能就多了。 当贞观十年,《隋书》的纪传部分完成,王通的子弟们发现里头没有《王通传》,他们是不可能心平气和的。而魏征、房玄龄等又是故人,居然不肯为王通主持公道。激愤之下,王凝、王福?等人难免会产生报复心理。 本来,谁是学生,谁是朋友,谁只有一面之交,谁只通过信,谁根本不认识,事实差不多是清楚的。但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王凝和王福?在编辑《中说》时,干脆一概而论,所有和王通有过交往的人,受过王通指点的人,全都定为门生。甚至把一些接待过王通,有过三言两语的长辈,也拉扯进来。 因为激愤,因为采自传闻,则失实的、矛盾的内容也就多了。 当然,由于魏征等大臣们,地位高,权势大,王凝和王福?惹不起人家,不敢公开传播《中说》,只在家里泄泄私愤而已。过了许多年,人事变迁,这本《中说》才流布人间。 虽然作伪不太道德,但伪托一向也是中国古书的传统,并不值得奇怪。正是由于王氏子孙的努力,这本真伪参半、漏洞百出的《中说》,才保留了王通的主要思想,并流传到后世,供后人学习借鉴。 除了在编辑《中说》时发泄私愤,王氏子弟还有一些正面的报复。 《新唐书王勃传》记载,王勃六岁就“善文辞”,九岁时读到颜师古的《汉书注》,认为错误不少,就作了一篇《汉书指瑕》指摘、批评颜师古的错误。王勃早慧是事实,但一般而言,早慧的儿童可能就是识字早,背书快,或者反应灵敏,能作一些文学性强的诗词短文等。《汉书指瑕》有一定的学术性,九岁的王勃似乎不大可能主动去撰写这个。我觉得,这篇《汉书指瑕》是出于王勃父亲王福?的授意和指导,其用意是给颜师古难看。 另外,《新唐书许敬宗传》记载,参与编撰《隋书》的许敬宗死后,因为生平有丑行,被太常博士袁思古定了个“缪”的恶谥。许敬宗的孙子不服,说袁思古与许敬宗有私怨,皇帝下诏命令太常博士重议,王福?此时正当着博士,他站出来坚持原议,说:“何曾忠而孝,以食日万钱谥缪丑,况敬宗忠孝两弃,饮食男女之累过之。”皇帝毕竟还是偏向许敬宗,让尚书省参与进来,给许敬宗改谥为“过而能改”的“恭”。王福?在史书上只留下有限的几条记载,这次的直言便是重要的一条,很难说他没有报复许敬宗的意思。 九、受压制其实也算一种光荣 综合前文,唐朝初年,朝廷为了团结大多数知识分子,也为了打好文化基础,在文化政策上比较保守和复古,尊孔颜,尚经学,颜师古、孔颖达等经学家受到重用,而比较新潮的王通思想则在公开场合受到了压制,其人、其书几乎堙没无闻。 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非为王通抱屈,唐朝初年受压制的儒家,并不是文中子王通一个。被李世民送进孔子庙堂配享的21名儒家中,著名的孟子、荀子、董仲舒、杨雄等人都没有躬逢其盛,和王通一样被忽略了。这且不说,更著名的周公,不也被李世民从国学的庙堂里撤出来了吗?诸子之学都不受重用,王通受压制,正好可以与诸子为伍,这也算一种光荣啊! (参考资料:尹协理、魏明《王通论》;汪吟龙《文中子考信录》;《二十四史简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