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转自网络
北京有四坛,名唤:天、地、日、月,相互对照,也是“皇家祭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呈对称分布在紫禁城(故宫)的东南西北,日坛在东、月坛在西、地坛在北、天坛在南偏东,镇守着古老皇宫紫禁城。据说我国最早的社稷坛是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建于北京郊外的社稷坛。
图片转自网络
那么我们汤溪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府衙古城,是否遵循了传统祭祀的文化,是否有四大祭坛存在呢?
首先,社坛文化祭祀活动主要来源于农业立国的中国封建时代。我们汤溪的摆胜、下伊的保稻节等其实就是祭祀形式的衍生。那时人们相信“天”是至高无上的,它主宰着人世间的一切。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风、雷、雨、电与山川河流都各有神明,支配着农作物的丰收与人间祸福,因此出现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建筑及礼仪制度。所以四大祭坛是一个县城建制的标配,汤溪县也有四大祭坛明确记载。
图片转自网络
一、汤溪县社稷坛
(康熙志)在城西五里直四十一步横四十二步有罗成。
社稷坛是县立四大祭坛之一,为县城标志性建筑,一般建在城西,供县令祭祀天地神灵之用。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两者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所以上至朝廷所在地的京城,下至地方各州县,普设社稷坛对土地社稷坛是县立四大祭坛之一,为县城标志性建筑,供县令祭祀天地神灵之用。
二、汤溪县风云雷雨山川坛
(康熙志)在城南二里直四十步横四十步。
风云雷雨山川坛是县立四大祭坛之一,为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俗称南坛。从汉唐以来官署就设祭坛来祭祀风神、雷神、雨神,目的是为了天下太平,风调雨顺。
县志记载
三、汤溪县先农坛
(前志)在东郊外金鸡山有殿三楹翼以两箱外建头门一座。
先农坛是县立四大祭坛之一,为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一般建在县城的东面,原作先农庙。按《大清会典事例》雍正四年(1726)复准:“府属州卫各于所治地方,择地设立先农坛及耤田。”自雍正五年(1727)为始,每岁仲春亥日,各祭先农之神,照九乡耕耤,行九推之礼。耕毕,各率耆老、农夫望阙行三跪九叩礼。
四、汤溪县邑厉坛
(康熙志)在城北半里直三十二步横二十二步五分
邑厉坛是县立四大祭坛之一,为县城标志性建筑,俗称北坛。由官府出面祭祀一县内四处作恶的孤魂野鬼,就是使其有所归,不做厉鬼,危害百姓,危害社会。
但是很遗憾在民国的时候这些祭坛都已经被摧毁。所以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祭坛的存在。这其实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位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