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电影人物,例如迹锋森捕快等的发型和服饰,可推断此电影描写的年代为民国初年。开头的字幕也说了是1917年的云南。
因为在民国初年,还有极多偏远地区的民众依然保持着辫子。
又有电影人物说:全族被屠,只剩仇恨。
七十二地煞人员悼念唐龙的挽歌:朵阿,诺资爹,魂去不归来,归来快归来,兄弟快归来,兄弟快归来,魂去归来,魂去归来。
唱的同时还有两拨人马围着尸体绕圈,内圈逆时针,外圈顺时针。并且抛撒稻谷。
因此有三种推断: 当年清军入关,留发不留头以及屠杀多年,造成的七十万血案极多,无法考证。例如庚寅之劫,又称广州大屠杀,指1650年(清顺治七年,南明永历四年,庚寅年)11月24日到12月5日清朝军队在广州的屠城暴行。较不可信,因电影人说:全族被屠。
虽然中国古代是以宗族为一体。但是广州没有占据绝对统治性的宗族所在。
反而在浙江、山东、四川有极多宗族全族被屠。但多年变迁,百姓手中族谱能流传的极少。所以查据困难。
但此说法极为可信。 李文学(1826-1874),又名李正学,彝族,弥渡县瓦卢村人,清末云南哀牢山彝族农民起义军首领。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蒙化直隶厅南部哀牢山区旱灾,颗粒无收,而庄主照样逼租,官府催粮,李文学的妹妹饿死,父亲被野兽咬伤,太平天国革命军战士王泰阶、李学东(四川彝族)鼓动李文学反清起义,李文学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咸丰六年(1856年)四月,李文学聚众彝汉农民5000余人,在弥渡县瓦卢村后山天生营起义,提出“铲尽满清赃官,杀绝汉家庄主”的革命口号,李文学被推为“彝家兵马大元帅”。在哀牢山区先后建立8个都督府,基则与杜文秀起义军遥相呼应,互为支援,共同抗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清军调集重兵围攻大理,李文学率部将李学东、李明学等带领3600余人救援杜文秀大理政权,不料南涧失守,被清军围困,李学东战死,李明学叛变,出卖了李文学。1874年3月28日,李文学在南涧乌龟山壮烈牺牲。坚持斗争20年的李文学反清起义随之失败。
此推断的根据即为七十二地煞悼念唐龙的挽歌等丧葬习俗。“朵阿,诺资爹,魂去不归来,归来快归来,兄弟快归来,兄弟快归来,魂去归来,魂去归来”,这是大小凉山彝族丧歌《喀吉思》里面的句子。
《喀吉思》中的《招魂经》,通过如下叙述,向生者诉说魂的必要性。
“归来魂归来,日无魂不亮,月无魂不明,人无魂难活。”
在《喀吉思》的“尾声”部分向叫朵阿诺资的生者之魂宣讲生命的喜悦,呼唤其魂返回现世。如:“朵阿诺资者,魂去永姿亩不回,爹在妻儿在,全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