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怎么解释?

解释:道路险阻漫长,但一路前行终将到达。用以激励坚持不懈,一路前行。

注释:

道:道路;阻:阻碍;

且:并且;长:漫长;

行:行动;则:就会;

将:终将;至:到达。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怎么解释?

道阻且长:

释义:前行的道路充满阻碍,并且又远又长。

出自《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原文选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 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行则将至:

出自《荀子·修身》中的“路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

译文: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 

荀子·修身是荀子著作的儒家经典之一。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道家、儒家、墨家都讲耐袜宴修身,但内容不尽相同。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儒好孝家的“修身”标准,主要是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实质上是脱离社会实践的唯心主义修身方法。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昌银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自然观、道德观、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