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月
别名:正月、陬月、孟月、端月、孟春、征月、华月、新正
我们现在已知的历法,大约从夏朝开始。这就是人们习惯所说的“夏历”的由来。夏历是农历,也就是现在常说的阴历。
因此,中国传统的一月也就是夏历的正月。一年的起始从正月里的立春开始。正月里有新年,过新年时的习俗是折柳枝放置在水瓶中,所以正月也称“柳月”。正月为春之首月,所以又称为孟春之月、新正之月、孟月。
2、二月
别名:杏月、仲春、令月、如月、丽月、酣月
二月春来,为仲春之月。“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二月杏花已开,故又称杏月。
3、三月
别名:寐月、桃月、李月、蚕月、桐月、季月、晓春、莺月弊派谨、樱笋、桃浪
夏历三月又称暮春、季春之月。三月桃花开,李花弄,花海一片,莺飞草长。所以又叫莺月、桃浪、李月、樱笋之月。天气变暖,人容易犯困,所以又称寐月。
三月桃花粉面羞,桃月是三月的花名。
4、四月
别名:余羡升月、槐月、孟夏、阴月、梅月、初夏、正阳、麦月、清和月
夏历四月即进入夏季,所以四月是孟夏、初夏、正阳之月。
农历四月麦子成熟,四月便称麦月。
四月为梅雨季,时值梅子黄熟,阴雨时间较长,所以四月又叫梅月。
四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槐月是四月的花名。
5、五月
别名:皋月、仲夏、榴月、蒲月、郁蒸、天中
农历五月排行夏季之中,故称仲夏之月。
《尔雅-释天》说:“五月为皋。”五月又称为皋月。
五月五日为端午节,旧时农家用菖蒲叶与艾叶等扎悬于门首,用以驱邪,因称五月为蒲月。
到了这个月份,石榴花盛开。所以五月又称榴月。五月榴花红似火,是它的花名。
6、六月
别名:季夏、荷月、伏月、焦月、暑月、精阳、且月、晚夏、暮夏、杪夏
《易·系辞》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又有六月叫做暑月。六月是夏末之月,又称暮夏、季夏、杪夏之月。
六月三伏,烈日当空。植物在太阳之下无精打采,惟荷花亭亭玉立,因而六月又称伏月、焦月、荷月。
六月白天长,黑夜短,天亮的早。所以又称旦月、精阳之月。
7、七月
别名:相月、巧月、霜月、孟秋、兰月、凉月、瓜月、初秋、早秋、桐月、肇秋
从七月开始就进入秋天了。秋季的头一个月谓新秋、孟秋、早秋、肇秋之月。《尔雅》说七月为相,所以叫相月。
瓜果成熟也在秋天,“米谷豆子,秋收冬藏”,把七月叫做瓜月。有一种兰花在初秋开放,故又把七月称为兰月。
七月第一个七日,是两个“七”字的巧合,所以有“七巧节”之说。七月初七,上天的牛郎星织女星最为明亮,带给相思的男女无穷的想象。又有巧月之说。
七月凤仙节节租基开。凤仙花开,所以凤月是七月的花名。
8、八月
别名: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秩、仲商
《尔雅》:八月为壮。故称八月为壮月。
农历八月,桂花飘香,故称桂月。
八月十五,乃秋季的正中,所以是仲秋、中秋之月。
9、九月
别名:季秋、穷秋、杪秋、玄月、菊月
九月是秋季的最后一个月,故称季秋、穷秋、杪秋之月。
农历九月,落叶纷纷,但见菊花傲秋霜,又称菊月。
10、十月
别名:孟冬、阳春、良月、初冬、寒月、开冬、正阳月
进入十月,意味着冬季的开始。所以十月成为孟冬之月。也叫初冬。
十月白露为霜,所以又称露月。这个月中,芙蓉花开却又显出小阳春的景象,所以又叫阳月、小阳春。
十月,天气转寒,故称寒月。
11、十一月
别名:冬月、仲冬、畅月、葭月、辜月
十一月是冬季的第二月,又称仲冬。《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意思是:冬季的第二月又叫畅月,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
葭月是农历十一月的美称。因为冬月里葭草才会吐出“绿头”,所以十一月称之为葭月。
冬月葭草发新芽。葭月,是十一月的花名。
12、十二月
别名:涂月、腊月、季冬、暮冬、残冬、末冬、冰月、严月、暮岁、梅月
十二月是冬天最冷的时候,滴水成冰。所以又称严月、冰月。
是一年的尽头,故为暮岁、暮冬、季冬之月。
腊月为祭祀之月,“腊”即“猎”的旧称,到了这个月,要祭祀先人和鬼神,所用的贡品即为“腊”。现代人所说的腊肉,其实就是古代人为了腊月祭祀而准备的牺牲之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