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候,是我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补充。它是根据黄河流域的地理、气候、和自然界的一些景象编写而成,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物候和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七十二候的候应有两类:一类是生物候,其中有动物的,如鸿雁来、寒蝉鸣、蚯蚓出等。也有植物的,如桃始华、萍始生、禾乃登等。另一类是非生物候属于自然现象,如水始冰、雷乃发声、土润溽暑等,内容非常广泛。但是其中也有错误,不合于科学事实的情况,如鹰化为鸠、雀入水为蛤等,也有与节气涵义不符的如处暑前三伏天出现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等。由于候的时间单位较小(以5天为一候),而气候的年际及地区差别很大,故难以广泛运用。
想要了解更多“七十二候”的信息,请点击:七十二候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