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什么是北京城墙

北京城墙

北京古城墙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沿用于清代至民国。经历七个世纪之后,如今古城墙已不见踪影,原城墙被二环路替代。古城墙呈“凸”字形,城墙周长24公里,墙基宽24米,墙通高12至14米,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

1403年,明成祖朱棣升北平为北京,北京之名即由此始。1406年朱棣下诏迁都北京并下诏建宫殿,修城垣,1407年开始营建北京宫殿、坛庙。1419年将北京南城墙南移500多米,建在今天的前三门一线。重建的宫城分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宫城又称紫禁城,周长6里,城墙高7.9米,内外砖砌,外围护城河。清依旧制。

北京明城墙遗迹仅余两处,崇文门至东南城角楼一段是现存最长的一段明清北京城墙,全长1540米,占地15.4万多平方米,连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北京城东南城角楼,构成明清城墙遗址比较集中的地带,也是明城墙遗址公园的核心保护内容。

想要了解更多“北京城墙”的信息,请点击:北京城墙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