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陈章良的人物经历

1978.09——1来自982.07,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现并入海南大学)热带作物栽培系栽培专业学生;

1982.07——1983.08,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现并入海南大学)生物系教师;

1983.08——1987.08,美国华盛顿大学盟愿题记生物系植物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1987.08——1992.07,北京大学生物系副教授、教授(1989.05);

1992.07——1993.09,北京大学生物系主任;

1993.09——1995.07,北京大360问答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1995.07——1995.12,北京大学副校长兼生命科学学院院长(1995.07当选第八届全国青联副主席);

1995.12——2002.04,北京大学副校长(2000.07当选第九届全国青联副主席);

2002.04——2007.12,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2005.07当选第十届全国青联副主席);

2007.12——2013.07,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乱造科清四2013.06——,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陈章良生命的小船起始于福建省福清县一个紧傍着大海的小渔村。他说:“我小时候常常和弟弟去海里捞点鱼儿卖掉补贴家用。到了9岁的时候,村里人都说我,太大了,还不读书,太不像话。这才开始读一年级。”

“我是那图赵百品弦径介林土所中学里边第一个考上大学的。1978年7月,我们100多人坐着大卡车,到很远的地方去参加高考。” 陈章良防次茶独通前优读攻还记得当时被卡车摇摇晃晃地拉到县城参加右测轮高考的情景,他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这钱酒次考试上。

考试成绩公布后,陈章良在全乡100多个考生中成了惟一的中榜者——他终于考上了海南岛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栽培系。事实上那个时候的窘况实在不可思议:陈章良一边读书一边还得劳动;寒暑假得下海摸鱼捉虾卖几个钱作学费和买灯油;晚上便在煤油灯下苦读。

刚进校门时,别的同学都会英语海垂编,而他连英文的26个字联新子划镇灯沿伟旧母都认不全;别的同学学外语都有录音机,他却连个小小的收音机都论哥受下欢突用买不起。“由于穷,家里不可停能给我一分钱,我就靠学校每月发给的19元助学金和假期打工赚钱度日。学校的饭菜不够吃,木薯和地瓜便成了我大学时的主要食物。”有一天,他从一本英国的《自然》杂志上读到了几篇由美国华盛顿大的电吧曾优学教授、美国科学承不界煤配布从觉溶创院院士玛丽·查尔顿写的有关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文章,非常兴奋,便给玛丽·查尔顿教授写了一封

信,在信中表达了他对这个领域的强烈兴趣和献身于这个领域的决心,并希望能到她的实验室去攻读博士学位。

“玛丽·查尔顿教授很快给我回了信,随后还派了一位华养握裔教授到他所在的学校志歌缩款粒温信本队冲对我进行面试。”陈章良至今认为自己很幸运,无意中抓到了一个好机会。这位华裔教授与陈章良接触后,对他在那样艰苦的学习条件下竟能获得如此丰富的知识感到十分惊讶,特别是陈章良奋发向上、追求科学的精神以及他乙站校祖要仅却血八那敏捷的思维和少见的才气,让这位华裔教授十分欣赏。这位华裔教授员亚省呼权田山红回去后,把陈章良向美国华盛顿大学作了郑重的察思玉过服动内它领烧妈推荐,并建议录取这位年轻的中国人。

1983年,即陈章良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和医学部的研究生。陈章良到美国不久,便了解到当时国际上生物学最新的领域是世界著名生物工程学家毕齐所从事的重组DNA台导具虽技术,而毕齐教授又正是他仰慕已久的科学家。于是,他想方设法,终于跻身于毕齐教授门下,成为毕齐教授的得意弟子。

陈章良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的研究课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和洛杉矶的几所大学也在紧张地进行着。而且,他们的研究方法、路线甚至手段都大致相同。也就是说,他和其他几所大学的研究者们实际上是在同一条跑道上赛跑。陈章良清楚,“我只有甩开膀子,拼命奔跑,比别人动更多的脑子、下更大的功夫,才能在这场竞赛中最先跑到终点,夺得金牌。”于是,几年时间里他每天只睡5个小时,几乎每天都要在实验室里工作12个小时以上,有时长达十五六个小时,甚至有时干脆就在实验室里躺上一会儿,然后再接着干。

1985年,还是华盛顿大学三年级研究生的陈章良终于率先“冲刺”,取得了两项重大研究成果:一是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新技术将大豆储藏蛋白的基因转移到烟草和矮牵牛上;二是在第一项成果的基础上成功地总结了这个基因的转化植株及其后代的遗传规律,并成功地作出了证明且提出了其表达的分子模式。陈章良突出的科研成就,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1986年和1987年,他连续应邀出席了代表当今世界生物学界最高水平的两届国际权威性会议——美国高登学术会议。为了表彰他的成就,华盛顿大学竟提前一年半为陈章良颁发了博士学位证书。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身处他乡异国的陈章良深知大洋另一边的祖国对自己的深切期望。

1987年1月,获得华盛顿大学生物及生物医学博士学位的陈章良,谢绝了美国几家公司和科研机构的高薪聘请,放弃国外优裕的生活,回到了深深眷恋的祖国,用自己已拥有的知识为祖国的强大添砖加瓦。于是,北京大学突然爆出一个大冷门:这位年仅26岁的年轻人,当上了北大副教授。回国后,陈章良在北大主持了国家“863计划”中的多个研究项目,他与同事们一起,在北大建成了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自筹建之日起,就以边建设边开展研究的方式高速高效地在植物基因工程方面,特别是在作物抗病基因工程方面开展了研究,为填补我国高科技空白、超国际水平做出了贡献。1991年11月,年仅30岁的北京大学教授陈章良在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科学家参加的竞选中,以其卓著的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力冠群雄,荣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发的被称为青年诺贝尔奖的“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从而成为该奖自1987年以来最年轻的单独一人获奖的青年学者,而前两届获奖者均为两人共享。陈章良教授一直从事生物技术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的“克隆”上,他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获得抗虫、抗病的转基因植物,研究卓有成就。在植物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农业等课题研究上硕果累累的陈章良,最令同行们羡慕的是兼具科学家和成功的企业老板双重身份,他很喜欢被称为“老板”,因为自己一直致力于开创中国的生物工程产业。站在生物科学前沿的他,更懂得技术产业化对中国的意义。

“中国的生物工程在理论研究上可与国际水平抗衡,早在二十世纪五六

十年代就有一些新技术已接近国际水平,但由于产业开发没跟上,数十年后的今天,不得不大量引进别人的东西。中国新崛起的生物技术在国际上是中等偏上,在亚洲则处于数一数二的领先位置,但中国的生物工程水平却不及日本的几十分之一。”陈章良深感“技术如果没有开发,躺在实验室里就永远是技术”,把开创中国的生物工程产业作为他这一代生物学者的天职。1992年,他以企业家的智慧,和潘爱华等人在北大未名湖畔成功创建了目前中国最大的生物基因工程制药企业之一——北大未名生物集团公司,开始致力于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实践,北大“未名”很快便成为拥有17家子公司的集团;接着又创建起中国北大生物城——一个中国未来最大的集科研、开发、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生物工程产业基地。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为主体的生物工程,被认为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核心。基因农业、基因药物已经给美国带来数百亿美元的销售额。生物工程的带头人陈章良深知这一点,他要寻找一个好项目,以带动中国基因工程产业的发展。他选择了α—1b干扰素(赛若金)。一位外国专家曾断言:中国要实现干扰素的产业化,只能是天方夜谭。然而,陈章良和北大“未名”,打破了这一预言。在过去的五年里,他们创造了奇迹:从一项技术到成熟的产品——赛若金,从一个企业到中国最大的生物工程基地。“赛若金”一跃成为中国干扰素第一品牌,连续三年所占市场份额超过60%。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关键人物,他们是技术发明人侯云德、投资决策人陈章良和企业成功的领导者潘爱华。他们一起完成了一个中国人的梦想,谱写出了中国基因工程之歌。

陈章良的人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