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谢尔曼坦克的车体为什么那么古怪?

谢尔曼坦克的车体为什么那么古怪?

我注意到题主贴的图了,似乎你对谢尔曼主要的不满在于前方装甲的样貌?你说“前面突出一大截真丑,美国人就不能设计的漂亮一点吗?”

就设计本身而言,谢尔曼其实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只能说它的设计观念有点落后。谢尔曼坦克采用了首上迎弹造型,而且设计的特别极端,采用了∠型面,而非<型的楔形面,坦克的正面给完全造成了一整块斜面。

通过上图谢尔曼坦克改造的拖拉机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乘员位置其实是相当靠上的,这是为什么呢?

换个剖面图我们就能看明白了,谢尔曼完全就没有首下部位,一整块首上斜边切到底便成为了车体的迎面装甲,之所以前面有个弧形下弧形面能冒充首下,这还是托主动轮和变速箱的福。

也就是这种大面积首上迎弹设计,才造成了M4坦克车体的高大,毕竟驾驶员没有再往下的安置空间了嘛。而采用楔形布局的其它坦克则无论怎样车体都更居中一些,便不存在谢尔曼这样如倒扣乌龟的感觉了。

我们可以看看虎式的前甲设计,这种典型的首下迎弹设计至今仍被西方坦克所推崇,甚至对现代新型坦克而言就是个标准概念,相比M4那种过于极端的∠型设计更先进。

实际上我们在T-34等坦克身上同样能看到M4的影子,归根结底M4的全迎面也属于首上迎弹的范畴,这类布局的坦克往往会在前方制造出巨大的斜面,仅从美观的角度来说确也确实不如首下迎弹的设计更漂亮。不妨在脑海中想象一下,将T-34或虎王坦克的前甲也变成圆润的倒角看看?

其实设计出大面积的首上迎弹并不算什么过错,首上迎弹相反更利于防弹,只是对车体布局、空间等方面不太好掌握,美国人的问题在于它们的坦克太脆了。

比较无语的是,谢尔曼坦克在很长时间内,车体的前下部装甲都是分成三段制造的,甚至还使用了铆接技术,后来才换用了整块焊接件。

这种技术与M3“格兰特将军”型坦克一模一样,实际上这两种美国坦克研制的时间非常接近,从布局到工艺基本就是俩兄弟,它们的丑也是一种血统。

到“潘兴”坦克时美国人已经悟了,M4高大的车体简直成了挨打的筛子,于是它们也开始使用<型的楔形前脸,也不再费神给坦克搞什么弧形的倒角裤裆了。

谢尔曼坦克的设计之所以古怪,完全取决于当时美国军方对坦克战认知陈旧所导致的。不过即便这种坦克充满着让人无法接受的设计败笔,但不得不说被点歪科技树的谢尔曼坦克也有着让德军羡慕的地方。

突出的缺点与闪耀的优势并存!(痛并快乐着):

1、汽油为动力的发动机被命中后极易起火燃烧。可恰恰是因为汽油机,造就了当时机动性能的领先,这点从德国虎、豹两款主站坦克的残骸中,不难看出谢尔曼坦克利用无与伦比的机动性从侧面进攻取得的辉煌战绩。同时谢尔曼坦克也是当时传动系统最可靠、最耐用、大规模制造周期相对较短的坦克之一。(从这点可看出美国当时汽车制造工业强大的身影)

虽然谢尔曼坦克有着“朗森打火机”的称号和第三装甲师使用中583%的战损率,但其凭借着汽车工业的规模廉价效应和287000辆的傲人产量,足矣说明一切。

2、车体高大,增加了中弹的面积。高大体型是典型的美式思维,坦克的高度是按照美国“自由轮”号船舱的上限尺寸设计的,车内定员5人,不光充分的考虑到了成员的舒适性还兼顾了后勤运输的考虑。

最初美军设计这款坦克时,军事定义更佳倾向于步兵火力支援与战场定点清除火力点的需求,而真正坦克战的主站坦克更加倾向于歼击坦克的设计,这也是当时美军事思想的落后以及当时对坦克战摸索时的走的部分弯路罢了。

你好,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谢尔曼坦克的车体,因为它有奇特的貌相,所以他又有奇特的功能,这是制造商,独特的设计,有它的独到之处。

30年代坦克经历过一个陆地战舰式理念多炮塔时期,格兰特m3就是那时的产物,然后战争突然爆发了,研究坦克是个漫长过程,所以一般是拿现有的改造,你看德式2,3,4号长得都一个德行所以再看m3,对比m4你是不是看明白什么了?

谢尔曼车体偏高,外形奇怪不是因为什么设计思路陈旧,或者其他的。是为了将就谢尔曼坦克采用的克里斯蒂悬挂。克里斯蒂悬挂虽然通过性,越野性能比较不错但是非常占空间,只能抬高车体。底盘前突出的是传动机构,因为悬挂挤占了空间只能挪位置,所以看起来就很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