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苏州是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双面绣之城,其实 古城的街巷也有着截然不同的两面 。
比如平江路街区,是水陆双棋盘的江南气质;而 五卅路街区,则用一栋栋老洋房、一排排法国梧桐轻描淡写出别样的民国风情 。
01 苏州子城中轴线上诞生的民国印象
苏州子城 ,最早是吴王宫所在地,是伍子胥建立的“城中城”。
可惜,自从元末朱元璋攻破平江城,踏平了死敌张士诚在这儿的皇宫后, 子城就沦为了“皇废基”,整整荒烟蔓草了五百多年 。
▲《平江图》上的苏州子城 ▲苏州子城大致范围 直到20世纪初, 随着苏州公园、体育场以及同德里为代表的民国建筑群拔地而起 ,才结束了古城腹地漫长的荒芜史。
如今连接着干将东路与十梓街的五卅路,正好就位于子城的中轴线上。顾名思义,它得名于那场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
1925年,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在上海爆发 ,近代史上又一次规模宏大的爱国运动也就此轰轰烈烈地拉开序幕。
为了驰援上海人民,苏州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工人俱乐部发动工人改吃咸菜10天,省钱接济上海工人;而学生则深入苏州城乡开展募捐活动, 家住附近九如巷的张氏四姐妹就曾在五卅路边进行义演 。
各校师生三千余人还在一旁新建的体育场集会示威,举行烈士追悼会。
by 苏州地方志 据记载,当时苏州各界共募捐近2万元送往上海。后来上海商会把部分捐款退回苏州, 这部分钱也随之被用于翻修由言桥至十梓街的道路(原名马军弄),也就是如今的“五卅路” 。
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最初苏州的有识之士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想要自筹资金实行以工代赈,给上海工人安排项目自力更生。
▲五卅路今昔 最初他们希望修筑从娄门至葑门一段城外车路,最终能使环城路得以衔接,成为苏州最早的“二环”。
后来因为资金短缺等原因,不得已更改了线路,倒成全了名不见经传的马军弄 。
五卅运动一周年时,苏州各界联合会集会纪念,还分别在体育场门前、言桥堍筑起两方纪念石碑, 其中一块至今还在五卅路大公园的西南角上 (另一块收藏于苏州市博物馆内),无声诉说着昔日的峥嵘岁月。
02 民国姑苏城里的高档住宅区
五卅路作为古城的后起之秀,因为那成排的西式洋房,从骨子里就透露出一股洋气。
如今这里最有名的是因为一部电视剧而火出圈的 同德里 。
史料记载, 同德里一带原为宋代平江府木兰堂遗址 ,相当于政府办公室的后花园, 唐宋时期白居易、陆龟蒙、范仲淹等不少文人士大夫都曾在这里流连 。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到了民国初年,昔日风光的木兰堂已沦为鱼池。观前街兴建开明大戏院时,据说正好把施工挖出的土方填进了废弃的鱼塘里。
到了20年代末,就在五卅路修建完不久后, 上海滩大亨杜月笙来苏州考察项目,经人推荐看中了这里 ,出资把这里改建成 里弄式住宅小区 ,沿着里弄走两侧都是联排式别墅,清一色两层西式洋房,统一对外出租。
没过两年,眼见杜老板长租公寓生意兴隆, 国民政府财政次长贾士毅 也相中这里,在同德里南侧建造了洋房群,也用于出租。
为了讨“共同受益”的口彩,取名为“同益里”,仔细想想,这不就是都挺好吗 。
▲偶遇在同德里拍写真的情侣 在同德里、同益里对面,也是一处民国建筑,是30年代金城银行开发的高级住宅区。
1949年5月,苏州刚刚解放后, 三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在这里设立指挥部,粟裕就曾在从前行长的公寓里指挥解放上海的战役 。
▲金城新村旧址 五卅路上,还有另外一个“里”也称得上 “苏州民国高档社区” 的标杆,那就是靠近十梓街的 信孚里 。
这里原是清代巡抚中军衙门的旧址,辛亥革命后几经辗转,后来被信孚银行买下,改建为 海式石库门住宅群 ,所以就叫作信孚里。
清水砖墙、罗马式拱券门 ,只要经过五卅路就一定会注意到这样气派的景象。
▲信孚里,原面对五卅路的石库门均已被 值得一提的是,信孚银行的董事长是来自 苏州吴江名门费氏的费树蔚 , 他和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是连襟,也是南社发起人柳亚子的表舅 。
房子好,再加上名人效应,当时有 不少银行高管、文人士绅都选择租住在五卅路上,一时间成为了多少苏州金领们向往的后花园 。
哪怕几十年过去了,日渐苍老的洋房依然别有一番与粉墙黛瓦截然不同的味道。
03 从张家四姐妹到燎原的星火
而就在信孚里的对面,从十梓街进入五卅路左手边的九如巷,曾住着近代赫赫有名的张家四姐妹。
合肥张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张家四姐妹)曾祖父张树声是李鸿章的得力干将,先后担任两广总督、直隶总督 。
▲九如巷3号张冀牖故居,目前正在整改中
而她们的父亲张冀牖成家后带着妻儿辗转多地,最终落脚在了苏州古城。
他们一开始住在胥门旁的寿宁弄,后来搬到了五卅路旁的九如巷,一段段传奇便从这里开始了 。
▲张冀牖与四个女儿 ▲三位女婿,顾传玠、沈从文、周有光 张冀牖一心想在新时代做些新的事情,于是倾尽家财,在人民路憩桥巷 创办了一所专为女子读书学习的乐益中学 。
到了1923年,位于体育场旁边的新校址投入使用。2年后,五卅运动爆发,在张冀牖的支持下,包括四个女儿在内的乐益女校的师生们义演、募捐,全力支持这场爱国运动。
▲乐益女子中学校 有一次,张冀牖在上海听课时认识了一位叫作 侯绍裘 的青年教师。
一向对师资队伍高度重视的他一眼就相中了这位青年才俊,于是便邀请他来苏担任乐益女中教务主任。 但他不知道的是,侯绍裘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中共地下党员 。
于是他带着组织的任务来到苏州,就在五卅路上的乐益女校与张闻天、叶天底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苏州的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星星之火从此在苏州点燃了。
尽管乐益女校早已消失在战火中,但 当年张冀牖亲手种下的那棵雪松依旧苍劲挺拔,刻画着那一代人的风骨 。
▲乐益女校旧址的雪松 by 苏州日报 04 多少苏州人的回忆杀
而对于许多苏州人来说, 五卅路不仅是一条“民国路”,更是一位满是“回忆杀”的老朋友 。
五卅路91号的体育场,也是苏州人口中的老体育场,谁小时候没有去那里游过泳、买过体育用品呢?
▲苏州体育场 by Leebingh 现如今,无论是三香路上的体育中心还是园区的奥体中心,都远远比她高大上,但她却是 苏州第一座公共体育场 ,永远的老大哥。
清末这一带是校场,到了1918年在这片空地上建成了吴县公共体育场,后来经过多次改建,现在已是苏州市民健身中心的一部分。
据说苏州第一场演唱会就是在这里举办的 ,那是1999年的周华健演唱会,不敢说万人空巷,起码也是人山人海。
大公园大家就再熟悉不过了,将近100岁的她是 苏州第一个现代化的市民公园 ,还是一位法国园艺家设计的,可真是相当凡尔赛了。
这里是儿童的天堂 ,旋转飞机、小火车,还有最“酷炫”的海盗船,多少孩子在这里可以尽情撒野;这里 也是老年人的乐园 ,喝茶、钓鱼、唱戏,阿姨们跳着广场舞,大爷们聊着国际局势……
一年又一年,大公园里的时间好像走得比谁都慢一点 。
这里还诞生过苏州最早的电影院,早些年苏州广播电台也在附近,记忆中对外开放的电台食堂味道马马虎虎,但价格优惠感人,吸引了不少从隔壁一中来吃午饭的学生。
一年又一年,从前的日子都远去了。只有那两排法国梧桐还在,任凭午后的阳光穿透,在路面上洒出斑驳的影子。
时代撩动着这座古城的琴弦,在那些光影里呢喃着夏天,吟唱着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