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科学教育网小李来为大家讲解下。1000万青年下乡 辽宁卫视,1000万青年下乡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1位网友观点:
1982年,一位女知青的一封信,改写了中国几千万知青的命运。
1988年,中央突然下达了一封文件,文件中规定“知青在下放农村劳动的农龄一律算作工龄。”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全国各地的知青们都开始欢呼雀跃起来。这是因为在当时的那个时期,工人们的工资都是按照工龄发放的,工龄越长,每月领取的工资越多。
而1978年时,大量在农村的知青们开始返回城市,虽说当年下乡的知青都是被称为有知识学问的青年,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是只有中学的水平。
在乡下待了十几年,绝大多数人都已经过了适学年龄,而多年来的农村老总,让他们也找不到体面的工作,所以很多人都是靠做苦力为生。
但这里出现一个问题,有一段时期农龄是不计算在工龄里面的,这让这些知青们的工资都非常低。很多人在排队领完工资后,都聚集在一旁唉声叹气,诉说着生活的不易。
1949年,萧芸出生在彭德怀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县,萧芸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所以萧芸从小知识就很丰富,而且也很聪明。
而多年后15岁的萧芸作为第一批知青,到了乡下以后被分配到了茶场工作。年幼的萧芸虽然刚开始很不适应茶场的生活,但她从始至终没有喊过累,而且每天的任务也是按时按量完成。
几年后茶场的任务顺利结束,一群知青都想着接下来选个条件好点的地方,可萧芸却选择了最偏远的地方,当时她的想法很多人都不能理解。
萧芸在农村几年的工作,将自己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当地乡村的建设,而在这里她也遇到了自己一生的伴侣李开彦。在那个年代自由恋爱结合的不多,但他们确是其中的一员。李开彦虽然是农村的人,但萧芸却能在两人的接触中,感受到对方渊博的知识。
1977年萧芸和李开彦的儿女诞生,萧芸当时也准备好了一直生活在山里的打算,但两年后国家开始倡导曾经上山下乡的知青返城工作生活,于是数千万的知青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返城征程。
萧芸这时陷入了困扰之中,自己已经在这里成家了,但如果说不想回到城市里面生活,那也是自欺欺人,而且错过这个机会,以后还不知道是怎样的情况。
于是萧芸就和丈夫商议了很久,两人为了女儿将来的发展最后决定离开山村,回到城市里面。
刚刚回到城市里的萧芸,很幸运被安排到了一所学校工作。但当时的政策也影响到了萧芸,每个月的工资都少得可怜。而其他年级更大的知青们只能进入工厂里面,工资也是非常少,有的都不够养活家庭。
后来,原先跟萧芸一起工作过的知青出主意说,萧芸的文笔很好,要不然萧芸主笔,他们写一份联名信上去。
刚开始萧芸并不想接受这个事情,因为这样的事情毕竟是有风险的。但仔细思考了很久,萧芸还是决定写下这封信,因为这也关乎到自己的利益,而且他要为女儿的将来考虑。
萧芸那天晚上坐在灯前,反复想了很久都不知道从何开始动笔,但当笔落下的一瞬间,她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笔了。她将自己做知青这些年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悟以及自己和身边人的遭遇,做了简单的陈述,然后又附带了自己的见解。
等这封信写完以后,她又多次修改了里面的一些内容,最后工整抄写在信纸上。当萧芸把信拿给其他人看的时候,他们都表示写得非常好,可是署名时都非常胆怯。
见到这个情况,萧芸在信中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将信件抄写了三份邮寄给了不同的部门。很幸运这封信最终送到了中央之中,几千万知青的想法也呈现在了领导的眼前,中央知道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他们马上开始着手调查相关问题。
终于在1988年,中央下达了明确的规定表示对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再工作的一定要将其在农村工作的年限算入此时的工作年龄当中,以示公平。而几千万知青的家庭生活因此得到了翻天覆地般的改变。
而作为关键人物的萧芸,却默默地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但是金子总会发光,后来萧芸凭借着优秀的文字功底,开始发表各种文章、小说。而其中很多作品被选入当今学生的语文教材之中,萧芸自己也成为了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历史#
第2位网友观点:
从1983年“严打”看知青上山下乡之必要
发现一个巧合。
知青全部返城是1980年,到1983年,国家实施了一次力度空前规模最大的“严打”,耗时3年,共计打掉了抢劫、强奸、盗窃等各种犯罪团伙19.7万个,抓获团伙成员86万多人。
究其原因,1970年代末期,由于下乡知青大量回城,使得我国待业青年迅速增至2000万以上。其中的一部分青年整天无所事事,到处惹是生非,导致各种类型的案件逐年增加,各种犯罪团伙也在增加。
1983年8月25日,中央颁布了《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要求:“从现在起,在三年内组织三个战役,依法将刑事犯罪分子逮捕一大批,判刑一大批,劳教一大批,注销城市户口一大批,并且杀掉一批有严重罪行、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分子”。
请注意其中的“注销城市户口一大批”,这是对城市青年犯罪所实施的杀手锏。在当时城市户口比之于农村户口有太多的优越性的时候,这个杀手锏对稳定社会治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笔者想,若不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83年的“严打”恐怕得提前十年;若知青回城能根据城市消化能力有序进行,社会治安会不会恶化得慢一些?
第3位网友观点:
1982年,一位女知青写了一封信,斗胆交给了上级部门,就此8000万知青的命运被改写。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第一批知识青年下乡开始报名。
湖南湘潭一位15岁的女孩萧芸,积极参加了这次活动,成功进入到了第一批的队伍中,被安排到了姜畲镇的茶场工作。
当时的她虽然是这一批人中最小的成员,但是她比别人更能吃苦。
从小出生在知识分子世家的她,虽然在刚到山里干活时有些不适应,但是她从没有喊过一次累。
1968年,茶场的任务顺利完成了,在众人都选择想要去好一点的生产队时,萧芸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最偏远,也是大多数知青们都不太愿意去的老虎岩生产队。
因为萧芸爽朗的性格,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
大队支书正好有个比萧芸大两岁的弟弟李开彦,他们一家觉得萧芸非常不错,就开始撮合两人的事情。
很快,两人便走在了一起。
1977年,随着女儿的出生,萧芸已经做好了一直待在这个深山里的打算。
可是突然,知青返程的浪潮又被掀起。
在听到这个消息时,萧芸的内心非常纠结。
虽然她一直很想回去,但是她现在已经在这里有了自己的家庭,怎么可以随意就这样丢下他们就走呢?
但是又仔细想想,若是错过这个机会,自己可能就要一直被困在这里。
再三思索之后,萧芸还是决定带着女儿离开这个山村,回到株洲。
在彻底结束了知青生涯以后,萧芸很幸运地被招到了一个幼儿园内当老师。
可是其他回城的知青们,并没有这么顺利。
虽说当年下乡的知青都是被称为有知识学问的青年,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是只有中学的水平。
在乡下待了十几年后,很多人早就过了适学年龄,以及城市工作的新政策,让他们也非常头疼。
他们从事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和工龄相关联的,若是想要高工资或者升职,都是要有相对的工龄。
而他们的工龄则是从他们返回城市工作才开始计算的,工资薪水根本不够养活家。
慢慢的,这些知青们都为自己感到不公。
在一次知青聚会上,有人提议让文笔好的萧芸为他们写一封信。
“萧芸,你见识多文笔也好,你写一封提议将我们农龄改成工龄的信,然后大家伙都在上面签名交给相关部门,出了事儿你的孩子我们帮你看。”
在众人诚恳的目光下,萧芸答应了大家的请求。
于是就有了后来被人们称为“知青福音书”的信。
在写完以后,萧芸将这封信拿给大家看,可是那些原本对自己生活极其不满的老知青们,却一个个不愿签名。
还是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说萧芸这样写就直接惊到了中央,他们都很害怕。
可是信已经写出来了,大家伙也都已经看过了。
再三犹豫下,萧芸直接属上了自己的名字交了上去。
可是一直没有得到回应,这封信仿佛没有出现过一样,慢慢地,大家也都忘记了这件事情。
1999年,萧芸经历了家庭变故,心灰意冷的她选择去合肥的一家报社内,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一次团建聚会时,突然有同事问萧芸为什么要丢掉之前那么多年的工龄,跑到这么远的地方做编辑。
萧芸这时还没反应过来,同事就说你们那批知青,有人给中央写信,所以后来改了新的工龄政策。
反应过来以后,萧芸告诉同事们,那封信是自己写的。
原来这封信,并没有石沉大海。
因为是新闻人的本质,总编在听到这一消息时,连忙让晓芸找到那封原件。
几经周折,萧芸将老家的原件拿了过来。
很快,萧芸为8000万名知青请命的事迹被登到了报纸上,一下子她就成为了新闻的热点人物。
萧芸的这封信改变的不仅仅是8000万人的命运,而是对他们逝去的青春时光的一种认可。
即使在报道后众人对这件事情争议纷纷,但是萧芸对那些负面言语满不在乎。
因为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即便是外界的绯言绯语再多,都不重要了。
#萧芸##知青##知青下乡的往事,你知道多少##当年的知青,如今都怎么样了##知青那一代#
第4位网友观点:
中华民族最大的财富是拥有广阔的乡村,中国革命从乡村孕育燃起壮大,走向城市,成立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几次经济危机城市就业严俊,乡村吸纳了城市几千万知识青年下乡就业,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在改革开放时期乡村又提供了数以亿计的城市务工人员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在近期房地产过剩,消费需求乏力,经济发展动能不足,乡村又成了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增长极,据有关经济学家预测未来一二十年乡村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助推器,为什么日本房地产过热,经济硬着陆就是没有向中国这样的广大乡村。乡村振兴就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内循环的主要蓄水池。要善待乡村,振兴乡村,留住乡土文化,留住乡愁,留住绿水青山,留住回不去的远方。乡村振兴切记搞城镇化,大拆大建,这也是乡村振兴最忌讳的。以前我们在农村向往城市,现在或将来我们又将回到乡村,这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花开花落四季更替,生肖甲子几翻轮回
第5位网友观点:
今年有一千多万农民工回乡下创业!!是真的吗?农村也要卷起来了吗?
这二年疫情搞得,外面没有事做,好多老板都在找工作,房地产又萎缩,工地的小工都没事可做了,呆在城里还得吃自己的伙食费,一个月也上不了几天班,很多农民工干脆会老家搞搞养殖,种种地,养养鸡鸭,这也算是一种创业吧!
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一下有什么好的项目可以比较适合在农村创业的,美丽乡村,红色旅游,我们这里都有,但是搞得都不长久,刚开始会火一阵子,过一二年这些项目都凉凉了!!!
第6位网友观点:
一批知青题材的文学作品——《人世间》、《孽债》、《蹉跎岁月》等被夹头贴上伤痕文学的标签,借以攻击几千万下乡知识青年。
第7位网友观点:
激荡的青春 沉痛的使命 难忘的回忆
1975年1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我国有近10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期,所组织的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一场运动。
上山下乡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 1955 年,当时鼓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自愿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去锻炼自己”,“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从此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
1966、1967、1968年三届在校的初中和高中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有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很多居民家庭中,至少有一位成员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上山下乡的目的地很多,包括云南、贵州、湖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通常是边远地区或经济落后、条件较差的县。知青们普遍感觉在农村生活很艰苦,无法继续接受正常的知识教育,文化生活也几乎没有,致使国家建设发展处于一个半停滞阶段。
1979年后,绝大部分知青陆续返回了城市,也有部分人在农村结婚“落户”,永远地留在了农村。据统计由于各种原因滞留农村边疆的知青约有数十万人。
第8位网友观点:
青年下乡精准扶贫实现价值
本文1000万青年下乡 辽宁卫视,1000万青年下乡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