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下疳好发于外生殖器,典型的硬下疳初起为小红斑,迅速发展为无痛性炎性丘疹,数天内丘疹扩大形成硬结,表面发生坏死,形成单个直径为1~2cm,圆形或桶圆形无痛性溃疡,边界清楚,周边水肿并隆起,基底呈肉红色,触之具有软骨样硬度,表面有浆液性分泌物。
皮损消退后遗留有暗红色表浅性瘢痕或色素沉着。
有些患者合并细菌感染时还会出现脓性分泌物或疼痛。
皮损通常缺乏特异性,可与硬下疳并存,表现为红斑、丘疹、斑丘疹、斑块、结节、脓疱或溃疡等,常以一种类型皮损为主。
斑疹性梅毒疹表现为淡红色或黄红色斑疹,直径0.2~1cm,常分布于躯干。
丘疹性梅毒疹表现红色丘疹、斑丘疹,表面可脱屑或结痂。
脓疱性梅毒疹多见于体质衰弱者,表现为潮红基底上的脓疱,可伴发溃疡或瘢痕。掌跖部位梅毒疹表现为绿豆至黄豆大小、铜红色、浸润性斑疹或斑丘疹,常有领圈样脱屑,互不融合。
好发于肛周、外生殖器、会阴、腹股沟及股内侧等部位。
损害表现为肉红色或粉红色扁平丘疹或斑块,表面糜烂湿润或轻度结痂,单个或多个,传染性强。
皮肤损害常发生于出生后6周,泛发并呈对称性,可呈多种形态。好发于面(口及鼻周围),尿布区及掌跖部。其一为水疱-大疱型皮损(梅毒性天疱疮),好发于掌跖部,含浆液或脓性渗出物,疱破后有结痂及脱屑。
其二为斑丘疹及丘疹鳞屑性损害,对称分布,好发于掌跖、外生殖器、臀部及面下半部,基本损害为红铜色丘疹,可有或无鳞屑。在口角、鼻孔及肛门周围可发生线状破坏性皱裂性损害,愈合后成为特征性的放射状瘢痕。
梅毒是感染梅毒螺旋体(TP)所致的一种传染病,传染原是梅毒患者,常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
一期梅毒主要根据接触史,潜伏期、典型临床表现,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发现TP;梅毒血清试验早期阴性,后期阳性)诊断。
二期梅毒主要根据接触史,典型临床表现(特别是皮肤黏膜损害),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黏膜损害处发现TP;梅毒血清试验强阳性)诊断。
先天早期梅毒的诊斯主要根据患儿母亲有梅毒病史,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TP或梅毒血清试验阳性)诊断。
一般首选青霉素类药物驱梅,如青霉素过敏,也可用头孢曲松钠及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药物作为替代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防治吉-海反应(在梅毒首次用药后24h内出现寒战、发热、头痛、呼吸过快、心动过速等急性变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