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人给正常人口交,若不存在黏膜破损,通常不会发生感染,若存在黏膜破损,在口交时发生血液交换,可能会发生感染的现象。
一、了解病毒如何传播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感染引发,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感染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和乳汁中会存在一定的艾滋病病毒,因此艾滋病会通过无保护的性生活、异常的血液交换,以及母婴垂直传播。
常见的传播场景有非正规的器官移植、输入血液制品、文身、暴露的性接触、母乳喂养、胎盘或产道直接传播等。
当艾滋病病人给正常人口交时,艾滋病病人口腔黏膜、牙龈等,黏膜不存在破损的情况,正常人的生殖器黏膜也不存在破损,在进行口交时正确佩戴了避孕套,不会出现血液交换、体液接触的情况,不具备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条件,因此不会发生感染。
如果艾滋病病人存在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等异常出血的现象,正常人生殖器黏膜部位也存在破损出血的情况,在口交时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可能会在口交时为病毒感染传播提供条件,病毒可从破损黏膜进入正常人的体内,发生感染的现象。
二、在黄金时间内,及时服用“后悔药”
在发生高危的行为后,病毒进入体内能量相对较少,此时立即进行HIV筛查,并不能够明确是否发生感染。
如果不明确是否存在黏膜破损的情况,出现高危行为,可以及时到感染科就诊,在72小时之内服用阻断药物进行阻断。
通常情况下在高危行为2个小时内遵医嘱连续服用利匹韦林片、司他夫定胶囊等阻断药28天,阻断效率能达到99%,在两小时后阻断效率会下降,但是在72小时内阻断效率仍能达到95%以上。
在用药时应遵医嘱在4周、12周、24周进行HIV的筛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检查结果均属于阴性,则表示已经阻断成功,此时不需要继续用药,日常做好防护避免再次发生感染即可。
如果结果呈阳性,表示已经出现了感染情况,需要严格遵守继续使用阻断药进行治疗。
由于艾滋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无法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患有艾滋病患者可能会存在心理压力,可以适当进行自我调节,艾滋病病毒通常不会存在皮肤表面,因此患有艾滋病患者可以正常生活,正常接触不会引发交叉感染的现象,如果心理压力较大,不适症状明显也可以积极进行心理疏导改善。
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
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24.
雷家骏.吴红玲.
2019年某医学专科学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与校园干预策略研究[J].预防医学论坛,202
1,27(04):254-257+260.
王仁秀,王兆艳,刘冉冉,邹振亚,杜宁,许翠萍.
艾滋病健康素养研究进展及思考[J].
现代预防医学,2020,47(13):2457-2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