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李冰修建都江堰的目的

李冰修建都江堰的目的

建设历程工程简介文化解读水文化建设延伸阅读概述 都江堰全貌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的岷江干流上。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始终都江堰修建的直接原因在军事,但根本原因在于打通成都与岷江的水上联系,让适量的水进入成都,从而达到涝时防洪,旱时引水,同时兼顾航运的功能。把引水口选在都江堰,是由岷江的水文特性所决定的。岷江发源于川西北的岷山,在宜宾市汇入长江。全长793公里。它的上游流经峡谷河段,到了漩口附近时向东转了个近90度的急弯,在流经都江堰市时再次向南转了一个近90度的缓弯,沿成都平原的西侧南流。都江堰距成都不远,但垂直落差却相当巨大,从而使岷江在事实上成为悬在成都平原头顶的“地上悬河”。岷江洪水季节江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但到枯水时期,又老老实实局限地河道,成都平原又是赤地千里。对于成都平原的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来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过,这个天然的弯道和较大的落差,对于自流引水却十分有利,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引水口,确定合适的运行机制,就能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综合效益,这也是都江堰能够持续运行至今的因素。自古以来,蜀国先民们就曾为垒通玉垒山,引水到成都做出这尝试,古代传说中的开明氏鳖灵就被认为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不过,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这个工程很难打通。直到公元前316年,随着秦灭巴蜀和迂回攻楚战略的实施,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基本条件均已具备。公元前256年,在蜀守李冰父子的率领,都江堰工程终于走进了历史的前台。建设历程1.李冰修建都江堰李冰修建都江堰的直接目的,在于挖通成都到岷江的运河,使蜀地的军队、粮食以及后勤补给人员由此源源开往长江中游的秦楚边界,成为秦国攻打楚国的跳板。其间接目的在于引岷江之水浇灌成都平原,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为秦国统一天下做物资准备。不论实现哪一个目标,都需要在岷江与成都间挖一条运河;而要挖旁旅运河,前提条件是找到合适的引水口,然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把这个引水口挖开;剩余的具体工作,就只是在平地上挖河,技术含量不高。公元前256年,李冰担任蜀郡太守,承担起修建运河的使命。他率领部属沿岷江实地考察,了解水情、地势等情况,确定把引水口选在成都平原冲积扇的顶部灌县玉垒山处,以保证较大的引水量和形成通畅敏汪的渠首网。历史上对李冰创筑都江堰的桥启仔过程记载十分简略。但通过司马迁的《史记》、扬雄的《蜀王本纪》和常璩的《华阳国志》,结合现今的工程结构,我们可以基本确定李冰修建都江堰的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同时在宝瓶口外“又开二渠,由永康过新繁入成都,称为外江,一渠由永康过郫入成都,称为内江”的过程。这两条主渠沟通成都平原上零星分布的农田灌溉渠,初步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渠道网。都江堰的修成,不仅解决了岷江泛滥成灾的问题,而且从内江下来的水还可以灌溉十几个县,灌溉面积达三百多万亩。从此,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