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年均增长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国经济核心指标。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1952年至2008年,扣除价格因素,我国GDP以年均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至世界第3位。●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人民生活由贫困迈上总体小康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歼哪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高到4761元。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比1952年底增加2.5万倍。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还约有2.5亿人,约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近25年来全人类扶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应归功于中国。●财政收入增长985倍有效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只有62亿元,到1978年上升到1132亿元,到1999年达到11444亿元。进入新世纪,财政收入连续跨越新台阶,2008年达到61317亿元,比1950年增长985倍。●粮食产量增长3.7倍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支撑工业化进程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3.7倍,达到52871万吨;猪牛羊肉类产量达到5337万吨,而1952年只有339万吨。●粗钢年产从16万吨到5亿吨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2008年与1949年相比,我国粗钢产量由16万吨增长到50092万吨,纱产量由32.7万吨增加到2149万吨。我国由一个只能制造初级工业产品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根据氏轿码联合国资料,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帆租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上升到2007年的.●对外贸易增长2266倍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上了对外开放之路,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三对外贸易大国。●城镇化率从提高到走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城乡之间处于严格的分割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文盲率降至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口80%以上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目前的教育普及程度已经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高中毛入学率74%,初中毛入学率,小学净入学率达,文盲率降至;当年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454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057万人。●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2008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4570亿元,占,比1991年提高个百分点。科技成果大量涌现。●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35岁提高到73岁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地区缺医少药,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经过60年建设,我国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年末全国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8张,处于发展中国家中等偏上水平,而1949年为张。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05年的73岁,在世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居于领先地位。(国家统计局)
相关文章
-
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
2023-07-08 01:16 阅读(644) -
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
2023-07-07 15:21 阅读(654) -
银川发展前景怎么样
2023-07-07 07:12 阅读(614)
1 新东方发展历程简介
652 阅读
2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48 阅读
3 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640 阅读
4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 职业价值观怎么写
646 阅读
5 三八式步枪发展出了哪些枪?
58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