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1683年。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海军,随后明郑纳土归降。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即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隶福建省,
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扩展资料:
1624年,荷兰入侵台湾,开始了对长达三十七年的殖民统治。1661年4月,南明延半郡王郑成功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收复了台湾。
郑成功坚持“反清复明”的立场,坚决不向清朝妥协,致使台湾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不久后郑成功病逝,内部发生争讧,在厦门的郑经立即赶赴台湾。
并于1664年1月带领约7000名将士及其家属迁台。清廷趁机派出使者,企图劝降郑经,并想让台湾称臣,遭到了郑燃胡经的拒绝。
清朝对台的方针经历了“以抚为主—剿抚并用”的过程,一开始,清朝为了收复台湾,先后同郑氏集团进行了11次谈判,想让台湾称臣,遭到了郑经的拒绝,谈判未成。
在此期间,清政府对台湾实行封锁,即“迁界”、“海禁”,并于康熙二年(1663年)清朝出兵攻打郑氏在内地的据点—厦门,在乘胜追赶途中遇到强风,导致船只沉没、无功而返。
此后发生了三藩之乱,郑经趁机与吴三桂、耿精忠等人联合,郑经率军攻占了闽、粤等沿海数府。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廷派军队入闽,此时耿精忠突然降清。
于是与清朝联合起来对付郑经,郑经孤立无援,又退回台湾。这时清廷试图与郑经谈判,郑经要求“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
遭到了康熙的反对,双方各持己见,谈判又无结果。其后清廷又招抚军队,导致郑经部属官兵纷纷转投清廷,让郑经元气大伤。
一直到1681年2月,郑经因病去逝,郑氏政权陷入了严重的内斗,加速了政权的崩溃,混乱之中郑经之子郑克爽嗣位。此时清朝又改变过去以抚为主的策略,采取了“剿抚并用”的方针。
一方面,康熙正式发令出兵台湾,起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福建总督姚启圣负责后勤供应,于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率兵两万余人,乘战船二百余艘出征。
澎湖一战,全歼郑氏水军主力,最终郑氏军队死伤12000人。另一方面,清廷又在台湾宣示招抚,张榜安民;对被俘的台湾兵将,放其归台,台湾民众“莫不解体归心,唯恐王师之不早来”。
同时派刘国轩原来的副将赴台做刘的工作,让他劝说郑克爽归降。郑克爽已无抵抗能力,于是在7月27日向清军奉表纳降。
康熙皇帝即对郑氏集团颁布了赦罪诏书,至此清朝收复了台迹段基湾。1684年,设台湾府与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属福建省。
1811年,不包括山地的原住民族,台湾居民已超过2 00万人,多数是来自福建、 广东的移民。 移民大量开垦 荒地,使台湾成为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
由大陆输入的日用 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 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此时台湾与 福建、 广东来往十分密切, 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台湾成为了“糖谷之利甲天下”的中国宝岛。
19世纪中叶西方 列强侵略矛姿谨头直指中国, 中国边疆危机四伏,而台湾战略地位显要,成为英、美、日、法等列强武力侵犯的重点。
由于西方列强逼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1860年起台湾(今 台南 安平)、 沪尾(今 新北 淡水)、 鸡笼(今 基隆)、 打狗(今 高雄)相继开港。
开港后,台湾洋行林 立, 茶、 糖、 樟脑赚取大量 外汇,刺激着台湾经济、 社会快速变迁。明治维新伊始, 日本确立“开疆拓土”的侵略总方针, 琉球和台湾成为其对外扩张的首选目标。
1874年5月, 日本以琉球漂流民在台湾被杀为借口入侵台湾,10月中日签订《 北京专约》,虽然清政府对日本作出妥协,但《北京专约》仍表明中国对整个台湾行使主权。
日本第一次对外侵略扩张,首选的目标即为台湾,给清政府敲响了警钟,也暴露了日本霸占台湾的野心。此后清朝官员提出台湾设省的建议。
1883年法国挑起中法战争,战火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侵略目标首指台湾,使得刘铭传被清政府重新启用派往台湾。 刘铭传率部抗击法军,成功保卫台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湾